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香港民研宣布無限期擱置自費研究 學者憂民研究進入嚴冬
 
【人民報消息】香港民意研究所(香港民研)2月13日宣布,即日起無限期擱置所有自費研究活動,包括自1992年起進行的多項定期追蹤調查,並計畫轉型甚至結業。這一決定發生在其前副行政總裁鐘劍華遭警方國安處通緝、主席鐘庭耀接連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之後。分析人士認為,若香港民研停止運作,意味著香港民意研究可能進入寒冬,影響社會議題的研究與選舉民調的公信力,併進一步壓縮學術自由與公民社會的生存空間。 香港民研宣布暫停自費研究 30年追蹤調查或成歷史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聲明指出,香港民研將轉型甚至面臨結業,並歡迎有心人士洽購或接辦。主席鐘庭耀表示,他本人將繼續通過世界民意研究學會(WAPOR)推動民意研究的專業發展,直至2026年底卸任執行理事。聲明還強調,香港民研一直奉公守法,但在當前環境下,推動科學民研的發展「舉步維艱」,因此決定停步,同時檢視所有可行方案,並將在適當時候公布最終決定。 香港民研自1992年起定期追蹤香港民意變化,其研究涵蓋民情指數、特首及政府官員民望、財政預算案及施政報告評分等。此外,自1993年起,香港民研亦持續進行六四事件相關調查,包括港人對「平反六四」及「六四學生行動是否正確」的看法。1997年後,香港民研更加入「身份認同」調查,並定期公布涉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出版自由等社會指標的評分。 香港民研此次宣布擱置研究,正值機構接連受到國安調查的敏感時刻。 2023年12月,已移居英國近三年的香港民研前副行政總裁鐘劍華,被香港警方國安處以涉嫌「鼓吹港獨」、煽動分裂國家及勾結境外勢力等罪名通緝,並懸紅港幣100萬元(約合13萬美元)。 2024年1月13日,警方國安處突襲香港民研主席鐘庭耀住所,並前往民研辦公室搜查,帶走最少六箱證物及多部電腦硬碟。隨後數週內,鐘庭耀兩度被帶走調查,多名香港民研職員亦遭國安處約談。警方表示,懷疑有人利用機構協助已逃往境外的被通緝人士,在香港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國安行動已嚴重影響香港民研的正常運作,令其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學者:香港民意研究或進入寒冬 對於香港民研的決定,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直言,若香港民研最終終止運作,意味著香港民意研究的「嚴冬」正式來臨。 他表示,香港民研的自費研究涵蓋政府財政預算案、特首及官員民望調查,以及社會自由度等指標評估,長期以來為公眾和研究界提供科學、獨立的數據,亦是國際社會觀察香港社會發展的重要參考。 陳家洛說:「可以說現在是面對一個存亡的關鍵的決定時刻,其實是一個嚴冬來的,如果這個決定最後就是說我們(香港民研)沒辦法了,我們要將所有東西劃上一個終止號、或者一個句號,其實等於這個嚴冬亦都是真正令到香港民意研究,曾幾何時見到是很精彩的、很百花齊放,亦都可以帶動社會討論,亦都是凝聚到民氣、民情、民意,作為一個民間的聲音,反映社會現狀,這些空間以及可能性就已經是不再存在了。」 他進一步指出,香港即將在2025年舉行立法會選舉,過去香港民研持續進行選前及選後民調,包括票站調查(Exit Poll),提供客觀數據供各界分析選情。若香港民研停止運作,將使選民投票意向難以掌握,削弱香港選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香港學術自由再受衝擊 除對選舉及政策評估的影響外,學者亦擔憂事件對香港學術自由帶來的負面衝擊。 陳家洛表示,前身是港大民意研究計畫的香港民研,30多年來提供涵蓋不同政治及社會議題的免費民調數據,是國際學術機構研究香港議題重要的資訊來源,如果香港民研停止運作,對學術研究尤其是國際社會研究香港議題可說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此外,他強調,儘管香港政府多次表示,警方國安處的行動與民研的調查無關,但客觀事實是,民研辦公室遭到突襲,大量研究資料被扣押,使研究難以正常進行。即便未來民研決定繼續運作,其調查工作的可信度、研究自由度及學術獨立性均將受到嚴重挑戰。 陳家洛說:「政府都說我們不是拘捕任何人,我們亦都不是在(控)告任何人,這樣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呢﹖這些模糊的地方對於任何其他類似的研究組織、研究單位的時候,亦都可以想像得到、亦都政府可能不介意大家這樣去想,就是萬一、萬一被針對,前景可以是很堪虞的,所以大家可能是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去做自己認為值得做的研究,或者自己認為自己值得做對社會有卑益的一些調查工作。」 公民社會進一步萎縮民研步上教協、支聯會後塵? 今年6月底是《港區國安法》實施五週年,超過四年半以來,香港公民社會組織及獨立媒體紛紛面臨壓力,相繼解散或停止運作。 香港民研2023年6月6日發表新聞公報表示,原定當日在網上發布「六四週年調查報告」,但是因應相關政府部門經過風險評估後的建議,香港民研決定取消是次發布。 約一個月後,鐘庭耀同年7月底宣布,不再公開發布十項調查系列,涵蓋六四事件、身份認同、國家民族問題以及立法會議員民望等議題,鐘庭耀形容這些最新發展是「與時共舞」,因應香港社會發展作出的改變。 然而,時隔一年半,香港民研最終仍走向「轉型甚至結業」。社民連外務副主席周嘉發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香港公民社會的生存空間已被進一步壓縮。 周嘉發說:「都是令人擔憂,即是到底你在香港還可不可以研究香港呢﹖或者有些什麼話題甚至搞學術的,是不是只是可以收窄到在官方容許的很多主題上面呢﹖令到我覺得其他學者都可能會多了一些可能自我審查,我想可能會多了自我設限。老實說(香港民研)都算是一個相當『老牌『的機構,我想去到就好像當年教協都要自己關門那樣的一個程度。」 他進一步指出,在政府持續施壓下,香港公民社會組織不斷減少,而民間團體、學者及個人的合作空間亦受到極大限制。 社民連是國安法實施後民主派所剩不多的公民社會組織,周嘉發形容目前只能「見步行步」,嘗試繼續堅持運作,但是香港民研遇到的情況反映公民社會可能會進一步萎縮。 「我想都很難預計說,或者今年會不會又再有什麼團體還可不可以堅持得到,即使我想有心人都仍然是繼續去堅持,但是當局這些小手段我想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明白的了。」他說。△(轉自美國之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14/8876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