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恆大從港交所退市 遺留3千億美元債務 1300爛尾樓(圖) |
|
 8月25日,已連續停牌18個月的中國恆大集團正式從香港交易所退市,結束長達約16年的上市歷程。(網絡截圖)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李昱報導)8月25日,已連續停牌18個月的中國恆大集團正式從香港交易所退市,結束長達約16年的上市歷程。其市值在巔峯時爲3988億港元,2024年1月停牌時僅爲21.5億港元。其創辦人許家印更一度登上中國首富之位,此時也身陷牢獄。
資料顯示,中國恆大自2024年1月29日上午10:18起停牌,截至今年7月28日,已連續停牌18個月。根據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中的「快速除牌」機制,若主板公司的證券連續停牌18個月,香港聯交所可取消有關公司的上市地位。停牌前,中國恆大股價僅剩0.163港元/股,總股本132億,總市值約21.52億港元。
8月12日,恆大表示,公司股票上市的最後交易日為8月22日,8月25日上午9時起正式取消上市地位。公司無意就退市決定提出覆核,這意味著恆大的港股上市之路將徹底畫上句號。
恆大在2009年11月5日於香港上市,當時市值超過700億港元,成為當時港股最大規模的中國民營房企。2016年,恆大以人民幣3734億元的銷售額登頂中國房企榜首,並躋身世界500強,總資產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7年,恆大業績再創高峰,總資產達到1.7兆元,核心淨利潤405億元,銷售額超過3700億元,均位列行業第一。創辦人許家印以2900億元身家問鼎胡潤百富榜,首次成為中國首富。
2021年恆大財務爆雷震動了全球市場,背負超過3000億美元的沉重債務而轟然倒閉,虧損與債務規模均創下中國企業記錄。
2023年9月,恆大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該公司清算人正在與他進行訴訟,要求凍結他和前配偶的海外資產,並追回支付給他和其他前高層的60億美元股息和薪資。
如今,這家房產巨頭只剩下殘骸,在280多個城市,有1,300處爛尾樓,以及數十萬仍在等待交屋的預售屋買家。另外,據媒體引述數據顯示,有16萬名散戶持有恆大的價值面臨「歸零」。此外,恆大龐大的債務將可能會由4類債權人承擔,包括各大銀行及金融機構、供應商、恆大理財產品投資者,以及恆大海外債權人。
恆大律師估計,恆大債務清算過程將耗時長達10年,且債權人能夠追回的資金比例將會非常低。路透社8月24日報道指出,債權人提出的索賠總額高達450億美元;恆大的清算人上週則稱已透過出售離岸資產,回收約2.55億美元。
恆大的隕落,不僅是單一企業的倒閉,更是中國房市泡沫與經濟結構性問題的縮影。路透社引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經濟學家分析稱,恆大退市「很大程度上只是象徵性的」,但仍標誌著中國房地產行業黃金時代的結束。
房地產行業曾占中國經濟的三分之一,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過去幾年來中共當局不斷嘗試重振房地產業,但收效甚微。但房地產銷售依然低迷,市場信心難以回穩。
2023年,中國最大的房企之一碧桂園,突然面臨資金鏈斷裂,讓「恆大級」危機的陰雲再次籠罩在中國樓市之上。
8月底,碧桂園發布獲利警告,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185億至215億元人民幣,與去年同期虧損151億元相比,虧損進一步擴大。這個數據不僅反映了碧桂園的經營困境惡化,也凸顯出中國整個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的嚴峻現實。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26/92021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