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為何認為中國傳統晶片威脅國家安全?
 
【人民報消息】 中共在傳統芯片領域的產能不斷擴張之際,美國政府可能在完成一項調查後對中國輸美芯片征收更多關稅,以應對華盛頓認為的美國科技產業對中國傳統芯片的依賴。專家們說,鑑於傳統芯片涉及層面廣,對美國經濟影響深遠,一旦中共形成對該行業的壟斷,將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 川普或對中國芯片再疊加關稅 據美國之音報導,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本周敦促美國貿易代表「確保對在中國制造並集成到進入美國的最終產品中的所有芯片征收特定關稅」。穆勒納爾是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3月11日主辦的一場聽證會上作證時作上述表示的。 得到兩黨支持的美國與中國共產黨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早在其2023年 12月的經濟報告和2024年1月致政府的信函中就支持對中國傳統芯片征收關稅。中國在傳統芯片(又稱成熟節點芯片)生產中日益增長的地位也成為2024年6月該委員會聽證會的焦點。當時,莫勒納爾 呼籲「建立可靠的國內半導體供應,不受中共控制」。 據報道,穆勒納爾3月11日還敦促美國與日本、韓國、歐盟和台灣等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以「防止中國向全球市場傾銷受到補貼芯片」。 這場聽證會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對中國制造的芯片發起的一項關鍵調查的關鍵步驟。調查從2024年12月發起,調查最初側重於中國傳統芯片的制造,包括將芯片作為組件納入國防、汽車、醫療器械、航空航天、電信、發電和電網等關鍵行業的下游產品。 調查還將初步評估中共政府的行為和政策對碳化硅(SiC)基板生產的影響是否會對美國商業造成「任何不合理、歧視、負擔或限制」。許多新興的電動車、電動車充電設施和太陽能系統正在越來越廣泛地使用碳化硅。 如果目前進行的USTR301調查結果認定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構成危害,預計川普政府將再次對中國芯片加征關稅。 美國目前已經對中國生產的半導體芯片征收60%的關稅。從2025年1月1日開始,美國對中國產半導體產品征收50%的關稅。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再度上台後,又於今年2月宣布,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在已有的關稅基礎上加征10%的關稅。 川普隨後又表示,考慮對半導體、汽車和藥品進口征收約25%的關稅,但沒有具體指出這批關稅的征收的對象國家和可豁免國家。 成熟芯片涉及層面廣 對美國經濟影響深遠 美國在對中共「芯片戰」中的堵截策略呈現的是一種雙向的態勢:一方面,在先進制程芯片領域,美國聯同盟友、試圖通過出口管制限制先進芯片、相關技術和設備從西方國家流入中國;先進制程芯片可以用於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AI)、量子計算等新型科技領域。 另一方面,中國老一代制程的芯片制造能力日益強大。這些芯片泛指28納米及以上制程節點的芯片,使用范圍廣泛,不僅用於各類日用電器,在汽車、軍事、航空航天中也有使用。美國認為中共在這一領域的進步受到國家政策支持,可能對全球市場造成傾銷隱患,試圖以關稅等貿易壁壘作為應付手段。 分析人士說,美歐對中國傳統芯片的擔憂部分來源於在太陽能光伏板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前車之鑑。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Albright Stone Group)負責中國與技術政策的合伙人保羅·特廖洛(Paul Triolo) 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表示:「人們越來越擔心各種成熟制程類型的半導體可能存在所謂的『產能過剩,這種擔憂的部分原因是他們看到中國對鋼鐵和光伏的補貼如何影響全球市場,從而產生了積極應對未來潛在產能過剩領域的願望。」 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產業政策和中國基礎設施問題專家陳凱新(Kyle Chan)指出,芯片與其他商品不同,對美國經濟安全沖擊更全面。陳凱新對美國之音說:「這是因為芯片是對下游行業的重要輸入,如消費類電子產品、汽車等。」 國家安全威脅?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芯片若充斥於美國市場中的各類產品,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危害。 「中國技術威脅」(China Tech Threat)網站共同創辦人、歐洲電信行業咨詢公司Strand Consult高級副總裁羅斯林·萊頓(Roslyn Layton)對美國之音說:「(低端芯片)無處不在。正如我們在疫情中了解到的那樣,所有的芯片都很重要--如果你沒有存儲芯片,你就無法制造汽車,無法制造日常電子產品。」 「如果我們認同中共是我們的主要對手這樣的觀點,我們應該在芯片方面和他們不進行任何(貿易)。」她說。 研究中共軍事和情報的美國軍事專家、咨詢公司Pamir Consulting首席情報事務官員毛文傑(James Mulvenon)在回復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意見信中說:「由於中共壟斷該行業帶來的全面威脅,以及主要龍頭企業的國防工業關系可疑,我們認為從中國進口含有碳化硅芯片的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一系列威脅。」 他說:「對受益於不公平國家支持的中國生產商征收301條款關稅,可以作為適當和必要的回應,以維護這一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的市場競爭。」 識別難度大 由於芯片往往裝置在電子產品內部,很難判定哪些產品包含了中國芯片。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去年12月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美國下游終端廠商對其芯片供應鏈缺乏了解,約一半的受訪公司無法確認其產品的芯片是否為中國晶圓代工廠代工。 報告提到,接受調查的超過三分之二的終端廠商的產品中可能包含由中國代工廠制造的芯片。 陳凱新說,在對中國半導體如何加征關稅的問題上,美國面臨很多挑戰。他建議,應該對含有中國芯片的終端產品加征關稅,而不是僅僅對芯片本身,才能達到制造商棄用中國芯片的目的。 陳凱新說:「出於多種原因,美國在應對東南亞、中國以外使用中國芯片的產品時陷入困境。原因之一是,很難准確地找出芯片的原產國。很難確定芯片供應鏈的哪一步是在中國制造的--是在制造部分,還是包裝和測試環節。」 他說,如果關稅的力度不夠,就無法達到「減少對中國傳統芯片的依賴」這樣的目的,但如果對許多商品征收范圍廣泛的關稅,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導致消費品價格上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6/8948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