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超前預言 古籍中的智能藝人(圖)
 
扶搖
 
在中國古籍記載中,已經有著一些智能藝人。它能以假亂真,讓周穆王勃然大怒後,又喜笑顏開。(《未解之謎》提供)
【人民報消息】很多人說我們所處的時代,正站在巨大變革的十字路口上,而引領這場世界性變革的就是AI(人造智能)技術。其實,在東方古代,已經有著一些人工智能的實例了。 周穆王遇見的智能藝人 在古代名著《穆天子傳》中,記載了周穆王多次西征,終於有一次遇到了西方的西王母。周穆王除了向西王母進獻白圭玄璧和布帛綢緞之外,還駕車登上弇山,觀賞了太陽落入其中的美妙景象。這弇山,也叫做「弇茲山」,在屈原的《離騷》中寫作「崦嵫山」,是中國神話當中的日落之山。這個「弇山」到底在哪裡?有些學者認為在甘肅一帶,有些學者認為在新疆一帶,還有的說是在安息國一帶,就是古波斯國。還有一位研究《山海經》愛好者認為弇山位於大高加索山一帶。 在周穆王多次的西征中,有一次,他越過了崑崙山,但是沒有到達弇山,就折返回來,準備回自己的國都。在折返途中,還沒回到周國的時候,遇到一位獻藝的技工大師,人們稱他做「偃師」。 偃師對周穆王說:「我製造了一個能夠做雜耍技藝,能夠唱歌跳舞的,任人取樂的藝人俳優。我把它進獻給大王。」 穆王仔細觀察了偃師所造的這個藝人,就讓藝人展現自己的能耐。這藝人不負眾望,竟然做起各種動作來,它能慢步,能快走,能伸屈俯仰;更妙的是,它晃動腦袋,就會唱出音律準確的歌;兩手活動起來,就會配合節拍跳舞,姿勢動作真是維妙維肖。而且,它的動作千變萬化,任由自己的想法隨便驅動。 如此能歌善舞的人兒,不能自己獨自欣賞呀,於是周穆王也命這個藝人給嬪妃們表演。果然,整場表演非常出色,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可就在演出即將結束的時候,這個藝人不知怎麼的,就使眼色挑逗了周穆王身邊的嬪妃。 如此違背禮節的大逆之舉,讓周穆王憤怒不已,覺得偃師是拿「真人」當作「假人」來欺騙他,當即要命人殺掉偃師。偃師慌忙上前致歉謝罪,連說這藝人真的是「假人」。周穆王不信,於是偃師就將那藝人給拆卸了,裡面全部是皮草、木材、黏膠、生漆、白黑丹青物品湊合而成的。沒有一根骨頭,也沒有血肉。周穆王看得目瞪口呆,於是他就親自上前檢查,發現這個藝人雖然沒有血肉,但是他體內的五臟六腑的結構模式都非常齊全,體內有肝、膽、心、肺、脾、腎、腸、胃,體外有筋骨、肢節、皮毛、牙齒、毛髮,只是組成的材料都是假的,但是與人體結構是一模一樣的,什麼都完備。 於是,周穆王叫偃師把這些材料再次組合起來,就又恢復成為那個能歌善舞的藝人的原來模樣。 周穆王出於好奇,於是又命偃師嘗試把那藝人的心臟去掉,看看藝人怎麼樣表現,結果藝人口不能言,說不出話來。接著又嘗試把他的肝臟去掉,結果那藝人的眼睛看不見了,就是個盲人了。再去掉腎臟,結果藝人走路都走不了。看來,藝人內部的五臟六腑也是藝人能夠運動的機關了。 周穆王看到如此巧奪天工,大為高興。隨即下令將這個藝人載回自己的王宮。 這個著名的中國古代「智能AI機器人」就記載在著名的道家經典《列子》一書裡。無獨有偶,在西晉著名譯僧竺法護翻譯的一部佛教經典《生經》之中,也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 《生經》是講述釋迦牟尼佛本人在許多世的修行故事。其中有一個叫做「大船」的國王,他的二兒子擅長工藝技能,也設計出一個「智能藝人」,和前面說的偃師進獻的藝人一樣,能歌善舞,彷彿真人一般。但是,這個藝人的機關只在身體上的一個「肩榍」,應該類似是一種木製的插梢機關,只要拔掉「肩榍」,整個藝人機器人就全部自動解體散掉了,碎散在地面上。 從這個細節看,似乎《列子》記載的藝人「智能水平」比《生經》描述得更為高級一些。 有一些學者在爭論,到底是道家的《列子》抄襲了佛家的《生經》的故事,還是反過來是佛家的《生經》抄襲了道家的《列子》。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個故事都是在道家修行者和佛家修行者內部流傳出來的,這說明,不論道家還是佛家的人,修行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是超越時代的。 下面這則故事似乎能印證我們的說法。 張果老法術變化出的智能人 據《太平廣記》,在唐玄宗時,張果老因為是修行高深之人,非常得到唐玄宗的尊敬和重視。畢竟哪個帝王不想得長生不老之術?於是唐玄宗請到張果老,將其安置在宮中。既然在宮中休閒,自然也少不了許多應酬。唐玄宗自然也會賞賜給張果老許多飲食美酒。張果老不堪應付,就想出一個辦法,就對唐玄宗說:「我有一個弟子,能談論萬千事物,也能飲酒一斗。就讓他陪陪皇上您吧。」唐玄宗聽說,當然高興。 不一會,從空中顯現出一個小道士,從殿堂的房簷飛下來。大家一看,這位小道士大約十六七歲,相貌俊美,清新淡雅。那道士拜謁皇上後,表現得非常有禮有節,言談清爽。唐玄宗看了甚是喜愛,於是賜酒飲談,邊喝邊談。 終於喝到一斗的容量時,張果老連忙起身道謝說,「不可以再賜酒給他了。如果再多喝一點,就會博龍顏一笑了。」唐玄宗正在興高采烈之時,怎麼放棄這開心時刻,於是繼續賜酒給小道士,命他繼續飲酒。結果酒突然從小道士頭頂冒出來,頃刻間小道士的頭冠掉落地上,緊接著小道士化身成為一壇酒罐子,這酒罐子的容量正好是一斗大小。眾人們看了,又吃驚又覺得好笑。大家都覺得張果老的法術高深莫測。 從上面的故事,不難發現,這些東方古人創造的智能生命,未必會輸給當今西方科技創造的智能生命呢。△(【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7/8951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