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川普加徵關稅 中國貿易商及電商承壓(圖)
 
資料圖:美國、德國、韓國等針對中國電商Shein 和Temu等銷售的廉價商品進行品質抽查,發現許多商品是劣質品。(網絡截圖)
【人民報消息】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對一系列中國貨品加徵關稅,涉及電動車、電池、半導體、太陽能設備和醫療產品等多個領域。這一舉措給中國企業和電商帶來了新的壓力。面對高關稅,中國企業和電商遭遇重挫,自由亞洲電臺記者就此採訪了貿易公司和多位電商。 2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加徵10%。3月3日,川普再次簽署行政命令,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提高至20%。此舉將直接推高中國出口企業的成本,削弱其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中國一些企業可能不得不調整供應鏈布局,例如在美國設廠或利用第三國轉口貿易,以規避高額關稅帶來的衝擊。 中國出口企業面臨市場份額萎縮 深圳一經營國際電子貿易公司負責人葛女士本週三(12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近幾個月,該公司出口商品量在去年基礎上,再度下跌近兩成:「出口量縮小了,生意被其他國家競爭者搶了,做出口的少了很多,現在貿易量少了,那些以前賺到錢的老闆都把貿易公司賣了。在廣東做工廠的現在哪裡還有什麼招工,好多工廠都轉到越南、泰國等地。」 近年來,已有不少中國製造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投資建廠,如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這不僅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也是應對高關稅的一種策略。 外貿公司與工廠的生存困境 同時也管理工廠的葛女士解釋,廣東的貿易公司數量已遠超工廠數量:「因為貿易公司主要是接單和下單給工廠,工廠再去生產,經營成本不高,麻煩最大的其實是那些工廠。如果沒有訂單,這些工廠很難維持,因為工廠有許多固定投入,比如廠房、設備、工人,生產原料,要投入這些成本。」 葛女士繼續說,美國是中國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因為美國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出口比較大的國家,所以佔中國出口單的比例很高,歐洲單也有,但是都不如美國的需求量。」 貴州經濟學者王庭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以中國長期對美國的科技和經濟依賴,在這場關稅戰中不佔任何優勢。他說:「川普發起的對華關稅,從川普的第一個任期就對中國的製造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第二個任期加大提高對中國的關稅,事實上起到了變本加厲,使得中國的製造業加速外遷搬離中國本土的進程,中國的經濟雪上加霜,現在中國經濟的現狀是百業蕭條,失業率居高不下,各行各業內卷,大多數國人都在靜觀其變。」 跨境電商面臨新挑戰 對於依賴美國市場的中國跨境電商而言,加徵關稅可能帶來兩方面的直接影響。王庭說,一方面,涉及傢俱、電子產品、服裝等品類的中國賣家可能不得不提高商品價格,從而降低對美國消費者的吸引力。在美國經濟放緩、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的背景下,價格上漲可能直接影響銷量。 他說:「另一方面,部分電商可能會調整市場策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轉而向歐洲、東南亞、拉美等市場拓展。近年來,許多中國品牌已經開始在東南亞布局,如通過Lazada、蝦皮等電商平臺擴大銷售渠道。這一趨勢可能在未來進一步加快。」 浙江一位電商江偉平告訴記者,已經有電商為了減少損失,開始偷稅,結果被稅務部門重罰。他說:「電商有電商的好處,前幾年這個行業確實比較掙錢,我也聽說有一些做電商的公司倒閉了,那是因為偷稅漏稅。其實電商是非常掙錢的,就算他交稅也是掙錢的,如果他賣了100億元,你說他要交多少稅,但還是掙錢,但他寧願冒偷稅的風險。」 江蘇電商朱志強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近幾年,美國對中國採取的科技封鎖和高關稅措施,已經導致經濟蕭條,出口下跌,其影響深遠:「中國目前經濟下行的原因就是貿易戰,就是因為進美國的產品受到限制,產品賣不出去,生產的貨品不能套現,不去化解這個問題,死路一條。中國的製造業基本上依賴出口,國內銷量雖然有,但是有限。出口一旦受限制,工廠基本上就廢了。」 朱志強說,他的一位朋友已經放棄出口業務:「今年有個朋友不做了,現在也在家裡待著,還有一些電商朋友因為增加關稅,商品就沒辦法銷往海外了。因為中國是一個極端內卷的社會,產品不是比質量,而是比價格,把價格打得很低,基本上沒有利潤,通過這種優勢向海外出口產品,增加關稅就會把這一優勢打掉了,那麼就不具備競爭能力。」 朱志強說,中國電商的利潤完全依靠龐大的銷售獲得,所謂盈利大部分依托平臺流量,由平臺提供流量費用:「平臺會給他們流量利益分成,單純賣商品很難賺錢,因為很少人買,比如我也經營淘寶店,一年到頭沒生意。你必須要跟平臺合作拉流量。」 高科技行業面臨制約 此次加徵關稅對中國高科技行業的影響尤為明顯。例如,美國提高中國電動車的關稅至100%,幾乎斷絕了比亞迪、小鵬等品牌進入美國市場的可能性。此外,半導體和晶圓領域的貿易限制可能進一步加劇中國企業在核心技術上的短板。 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中國政府覺得美國加徵關稅對其影響不大,但事實並非如此。他說:「現在跨境電商這幾年在美國和海外市場風生水起,銷量大幅增長,一旦貿易戰打起來,包括今後小額包裹免稅額度都會取消,這對跨境電商的影響非常之大。中國的包括中低端的製造都會受影響。」 蔡慎坤說,跨境電商的利潤一般在10%以下,假設關稅加到25%,電商已無利可圖。△(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2/8940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