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5年11月22日
發表
人氣:1,583
分享:
|
|
|
| 對現政權不滿已成主流 中共嚴防返鄉滯鄉(圖) |
| |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孔屏綜合報導)離中國新年還有三個月的時間,農民返鄉潮已經出現,而中共官方也開始為大規模的農民工返鄉潮部署專項行動。有專家指出,中共之所以提前三個多月部署農民工返鄉問題,是擔心農民工中累積的對當局執政黨不滿情緒可能轉化為更大規模的社會抗爭。
11月13日,中共農業農村部在雲南召開「全國鄉村工匠培育暨脫貧人口務工就業『兩穩一防』工作會議」。所謂的「兩穩一防」指的是「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穩定脫貧人口務工收入,防止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會議打著「返鄉回流脫貧人口促就業」的旗號,要求基層政府要努力防止形成「規模性返鄉、滯鄉」。
微博大V、獨立學者杜建國11月21日表示,農業農村工作部會議上提出了「防止形成規模性返鄉滯鄉」的新說法。這極有可能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了。
民工返鄉的主要原因並不僅僅是為了回鄉過年,返鄉潮提早出現是因為農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他們當中很多人對於無法擺脫貧窮生活感到氣憤,當他們在反響的路途中有機會聚集在一起,聊天中很自然就會吐槽當局的執政詬病時,會激化對中共的不滿,容易出現群體抗爭時間,動搖中共的執政基礎。
目前中共當局最害怕的就是社會爆發群體抗震事件,每一次群體抗爭事件都會激化更大的民怨民憤,使得反共抗暴的思潮在民間越傳越廣。
據大陸地方媒體報導, 預計2026年過年返鄉後滯留的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 衡陽縣的數據雖然屬於過年後返崗情況,但作為各地普遍面臨壓力的縮影,反映農民工就業環境惡化的趨勢。
美國財擴房地產投資公司總裁蔣品超對大紀元表示,這種「返鄉潮」的直接原因是外資撤離導致就業機會消失,「整個經濟萎縮,人們在城市沒有活路,就返回農村了」。
據中共官方數據,2024年的中國農民工中,從事製造業和建築業的人數占比44.7%;從事批發零售、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第三產業的人數占比54.6%。這些產業在近年受到外資撤離、投資下滑的衝擊最為明顯。
海外中國人權律師聯盟負責人吳紹平則認為,中共之所以提前三個多月部署農民工返鄉問題,是擔心農民工中累積的不滿可能轉化為更大規模的社會抗爭,擔心他們會成為反抗中共政權的力量。
他對大紀元表示,「現在的農民工中很多人在城裡打工過程中學到了技能,也擴展了自己的見識,他們知道,他們的命運和處境是跟中共的壓榨、腐敗的體制和其邪惡的制度有關係。那這些農民,可能就會在某一天揭竿而起。」「這些農民一、非常地團結;二、非常地勇敢。」「這些農民工一旦揭竿而起,就可能形成燎原之勢,最終動搖中共的統治。」
過去一週,對於官方防範農民工返鄉滯鄉話題,在中國和海外的社交媒體上持續有相關討論,不少是對官方吐槽和質疑的。
而大陸網民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留守兒童無人問,返鄉滯鄉有人管!」、「封控,關收容所,這些不會重來吧?」、「落葉歸根!你叫人家不要回去?匪夷所思,荒唐滑稽。」
也有許多海外網民討論:「什麼意思,窮人連回老家的權利都沒有了嗎?在外混不下去,急需回鄉的怎麼辦,等幾個月,政府付飯錢嗎?」、「年輕人不是鄉巴佬,見過大世面,說不定在鄉下密謀成立反政府組織,對抗政府!所以政府心虛了!」、「留在城裡好集中管理。回鄉後無所事事,萬一搞出一個陳勝吳廣農村包圍城市咋辦?」「黨也怕整裝張獻忠」、「可怕,這樣控制人民的生活!是要搞死他們嗎?」、「現實是:今時今日的中國人餓死也不會造反」、「不要再猶豫了……三億農民工起義推翻這個不讓人生活的邪惡政權吧」、「掘竿起義!大集合!大團結聯盟」、「自己國家的不仁不義就是要靠所有的百姓來爭取。」
微博大V「育跑跑」發文提到,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醫療和養老還依賴年輕人外出打工的收入支撐。而最近幾年,隨著房地產行業下行,大批農民工失去工作、回到家鄉。頭一兩年或許還能支撐,但如果就業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會帶來什麼後果?如果一個村子裡許多無所事事的年輕人整天聚在一起,又會發生什麼?
他寫道:「現在是11月底,再過半年左右,又有1,000萬左右的大學生準備畢業出來找工作,我也不知道怎麼辦。」
時事評論員李大宇近日在其頻道「大宇拍案驚奇」指出,于朦朧事件引爆的風暴早已超越娛樂範疇,反映出中國社會的全面撕裂。他引述民運人士唐柏橋分享的「內部深入排訪」指出,根據他們對中國多各省份的採訪結果顯示,民眾對現政權不滿已成主流,一線、二線城市與30歲以下年輕人尤為強烈,不少應屆畢業生乾脆認為「我們都是最後一代」選擇躺平;疫情後房市腰斬、資產外逃、個體戶耗盡積蓄,畢業幾乎等於失業,體制內尤其軍隊與文藝界離心更重,紅色權貴家族分贓失衡,加上中共近期傳出靠器官產業牟利,將東南亞電詐集團當作掩護與延伸,一旦黑幕被完全揭開,恐成壓垮其合法性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大宇說明,從于朦朧案的離奇、明星接連出事,到高層權鬥與民間躺平潮,可以看出中國社會對官媒敘事已普遍免疫,許多官方新聞底下充滿冷嘲熱諷。他強調,「放棄中共是歷史潮流,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未來反對獨裁的情緒將持續累積,即便一時難以走上街頭,也會在網路與各種縫隙中與當局周旋。△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22/93096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