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2025年習近平面臨的七個挑戰
 
王丹
 
【人民報消息】2025年,對於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而言,是考驗空前嚴峻的一年。新年伊始,便爆發了陝西浦城因校園霸凌引發的大規模民眾抗爭事件,參與人數突破萬人,並與警察發生正面沖突。民眾的反抗情緒和組織能力令人矚目,這一事件不僅是社會矛盾的集中體現,也為未來的政治走向埋下伏筆。群眾敢於面對國家機器展現反抗意志,這標志著中國社會內在的穩定性正在進一步松動。這具體表現為習近平是否能夠處理好來自七個方面的結構性挑戰, 或者說危機。 第一是中美關系。 川普上台之後的對華政策, 可以確定的是貿易戰的重新點燃, 具體體現為重新提高關稅並加大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限制。 對於習近平而言,是否選擇報復, 以及如何進行報復是一個兩難問題。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的反制能力受限,但對美示弱又會有損他在國內和黨內的權威。這個尺寸如何拿捏, 想必是令習近平頭痛的問題。 第二是台海問題。隨著時間推移,台海問題的解決, 對習近平的壓力會越來越大。1月初,美國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與解放軍艦隊展開間接對抗, 已經釋放了美國不會對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冒進置之不理的訊號. 而賴清德政府對中國的立場, 也並無可以令中共自尋台階的余地。習近平政府在軍事和外交上需要權衡如何回應,以免局勢失控。 第三是經濟問題。 進入2025年,中國經濟持續低迷。股市開局即大跌,政府債券收益率創下新低,企業因資金周轉困難而采用消費券代替工資等情況層出不窮。這些現象凸顯了經濟信心的全面崩塌。如何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大環境下挽回國內消費信心和投資活力,是習近平亟需解決的問題。 第四是國際關系問題。 俄烏戰爭很可能會在2025年調停結束。 戰爭一旦結束,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勢必減弱, 與中國的關系可能出現裂痕。同時,如何平衡對普京的支持與歐洲關系的維護,也是中國外交政策的一大難題。 第五是國家治理的問題。目前中國地方財政困境愈發嚴重,一些地區甚至難以支付公務員工資。雖然近期政府出台了上漲公務員工資的政策, 但上漲空間有限。地方政府作為中共統治的基礎, 如果持續出現糧草不足的問題, 其治理成效勢必受到沖擊。在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 對中共來說,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隱患。 第六是青年失業率的問題。據調查,2024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僅為43.9%,碩博士畢業生的就業率更低至33.2%。從歷史經驗上看, 很多專制國家政治局面的失控, 都有著年輕世代失業率高漲的背景。 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習近平要推出更有效的政策來恢復年輕一代對政府的信心, 是一個極為艱巨的任務。 第七是社會集體情緒失控的問題。近年來,中國社會的暴力案件激增,背後是經濟困境和社會壓抑的集中爆發。專家指出,網絡表達受限和心理服務缺失讓許多人無處發洩不滿情緒。政府試圖通過「嚴打」來遏制,但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措施有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 面對上述七項挑戰,習近平政府是否有能力應對,仍充滿變數。從目前的政策傾向來看,政府傾向於強化控制和強調穩定,但這樣的策略是否能夠緩解日益擴大的社會矛盾,尚待觀察。 △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0/8788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