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央行暫停購買國債 習近平金融政策爛尾?
 
古成
 
【人民報消息】1月10日早間,央行公告稱,鑒於近期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中國人民銀行決定,2025年1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後續將視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複。 央行此前連續5個月買入短端國債,致使1年期收益率在去年12月下旬曾一度跌破1%。消息發布後,債市出現回彈,2年期國債期貨價格創逾一個月來的新低,2年期現貨收益率反彈六個基點,離岸人民幣小漲;但10年和30年國債收益率小幅回漲後,買盤再度入場,抹去漲幅。 黨魁習近平在2023年10月底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發表的談話中表示:「有必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國人民銀行應該逐步增加在公開市場買賣國債。」也就是說,中共央行下場買國債,是習近平親自下令,親自部署的。 習近平的指示是在2024月被披露出來的,習近平當時談話中提及「並不是說要在一級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因此並不是表明要搞量化寬松」。但外界輿論並不買賬,認為中共此舉就是開啓中國版的量化寬松。 中共2024年9月下旬經濟政策大逆轉,採取一系列貨幣與財政刺激政策,試圖扭轉經濟頹勢。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定調,明年的貨幣政策為「適度寬松」,是自2008年以來時隔14年首提「適度寬松」。表明中共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已經到了極限,認為是必須下猛藥掄大錘砸的時候了。 央行下場買國債,中共解釋是釋放貨幣資金的流動性,外界認為是中共大放水開啓無錨印鈔時代,或是以債為錨的大放水時代。 中國債券價格已持續上漲了十年,因為債券是政府信用做背書,被市場普遍認為是無風險資產。三年前,中共房地產市場迅速下滑,股市疲弱,實體經濟陷入困境,致使投資者資金大量進入債市,同時銀行存款飆升,債券價格上漲速度加快,又導致國債收益率下降,中共為刺激房市經濟,不斷下調銀行利率,目前,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接近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國債投資性價比持續下降。 中共經濟工作會議剛剛過去一個月左右,央行就宣布暫停購買國債,是甚麼原因?央行此次發布消息相當低調,恐怕也是怕被扣上政治不忠誠的帽子,習近平說要買國債,央行宣布暫停,這不是對著幹嗎?那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央行擔心中國債市出現泡沫。政治局會議提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表述,投資者對降息降準預期較高,增加對國債的沖動,自2024年12月以來,債券市場加速上漲,10年國債收益率歷史性跌破2.0%,最低點跌破1.6,正式進入到「1」字開頭的利率時代。由於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極度疲軟,民企備受中共打壓,外資不斷逃離,銀行貸款放不出去,淨息差不斷收窄,銀行獲利空間越來越小,很多銀行就把購買國債當作主要的投資收入來源之一,特別是農商銀行,購買國債已經成為其資產配置的重要選擇。因此,此次央行發話暫停買入操作,能夠直接減少市場上的國債需求,緩解當前債市的供需情況,同時也能給債市的「狂熱」降降溫,有助於緩解資產荒,平衡國債市場供求關系。 第二個因素,隨著美國川普總統競選勝利,關稅大棒懸在中共經濟頭頂,加之美國經濟強勁,美聯儲降息不如市場預期,人民幣匯率持續下跌,近期跌破7.3關口,美元走強,美中國債利率倒掛,人民幣匯率不斷承壓,資產外流嚴重。人民幣存在被做空的風險。日前,中共央行向香港發行600億元央票,目的就是縮減人民幣流動性,穩定離岸人民幣匯率。如果人民幣持續下跌,會進一步挫傷中國市場信心,加速中共經濟螺旋下行速度,這是中共不想看到的,央行暫停購買國債,有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意思,央行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為救國債市場,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共就不得不犧牲貨幣寬松,中共定調的貨幣寬松就可能面臨推遲活減弱的風險。習近平信誓旦旦的「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就要爛尾。 其實,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共的經濟基本面沒有絲毫改善。1月9日,中共統計局公布的2024年12月份CPI和PPI數據公布,CPI數據依然較為疲軟,沒有得到改善,國內經濟仍存在下行壓力,在總需求不足、人口老齡化,外部中美脫鉤風險的大背景下,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又遭到迎頭一棒,2025年開局,經濟就出現會犀牛。 目前,中國各行各業陷入大蕭條狀況。2024年上半年,超過105萬家餐飲店倒閉,全年倒閉數量估計超過200萬家。2024年,中國有199家中小銀行註銷,主要為農邨金融機構,數量遠超過2021年至2023年的總和。全年有數千個銀行網點關閉。截至2023年底,全國近700家縣級電視臺停播或關閉,目前全國範圍內有將近2000家縣級電視臺面臨著倒閉,這意味著大量的媒體從業人員因此失業。 根據中共國家電影局1月1日發布數據,中共2024年電影總票房為425.02億元人民幣(約合58.2億元美金)。這一總收入比2023年的549.15億元下降了22.6%,比2019年疫情前的高峰水平低34%。餐飲與電影是年輕人經濟,反應出年輕人收入與就業存在嚴重問題。 2024年1—10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6893家,同比增長11.8%,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932.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9.8%。 習近平日前在過個場合表示中國經濟2024年GDP圓滿完成5%的任務。可笑的是,內需嚴重不足,青年就業率高達16%,GDP保五是如何實現的?自去年九月,中共經濟一面屢進ICU急救,一面宣稱回升向好,健康發展,實在是國際笑柄。 △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2/8794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