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應對台海緊急狀態,臺灣正打造本土「星鏈」通訊網路(圖)
 
臺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的臺灣太空科技發展示意圖。(臺灣國家太空中心臉書/VOA)
【人民報消息】由於台海局勢持續緊張,臺灣正在努力打造一款本土衛星通訊網路,其形式類似美國太空技術探索公司(SpaceX)研發的「星鏈」衛星通訊系統。 據美國之音報導,臺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表示,臺灣的新型本土通訊衛星現正處於「實驗階段」。 吳宗信指出,一旦這套系統建成並開始運作,其工作方式便類似於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計畫。 由太空技術探索公司發射數千枚衛星構成的「星鏈」通訊網路可以向世界任何角落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包括一些普通網路技術根本無法達到的偏遠地區。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烏克蘭軍方就是使用「星鏈」衛星通訊系統在戰場上抗擊俄羅斯侵略軍的。 在被戰火夷為平地的加沙,一家野戰醫院使用「星鏈」進行實時醫療視頻磋商。 但是臺灣卻無法使用「星鏈」技術,因為太空技術探索公司堅持,該公司在為臺灣使用這一技術而成立的合資公司中必須擁有多數的控股權,而臺灣的法律卻不允許這麼做。這也是迫使臺灣自主研發類似技術的原因之一。 「通信衛星在緊急狀態下對我們的通訊韌性極為重要,」吳宗信對CNN說。他把這一計畫稱為臺灣太空中心最敏感的項目。 「這對我們非常重要,所以我們非常、非常嚴肅地對待它,」吳宗信說。 臺灣距離中國海岸大約160公里,臺灣的地理位置和島上的地形、以及兩岸之間的緊張局勢為臺灣打造本土「星鏈」系統增加了緊迫感。 台海兩岸自1949年起就分離分治、互不隸屬,但是北京始終堅持對臺灣擁有主權,而且即使訴諸武力也要實現兩岸的統一。近年來,隨著中(共)國國力和軍力的上升,北京對臺灣的軍事壓力和恫嚇也越來越大。 根據CNN的報導,臺灣目前的網際網路服務和與外界的網路聯絡由15組海底電纜提供。但是這些海底電纜很容易遭到破壞。去年臺灣本島與一系列離外島之間的兩組電纜遭航行的船隻切斷,導致這些離外島幾個星期都沒有網路服務。 CNN指出,高速網際網路對任何社會的正常運轉都至關重要,而對臺灣而言,一旦網際網路通訊遭到蓄意破壞,還會產生其他方面的嚴重後果。 具有官方背景的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在去年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說,如果北京切斷臺灣周圍的網際網路電纜,不僅臺灣正常的通訊將遭到擾亂,而且可能導致範圍廣泛的恐慌。 臺灣政府此前曾宣布,臺灣國家太空中心將研發兩款通訊衛星,第一顆衛星可能在2026年發射。此後政府還將資助私營公司發射其他四枚衛星,以協助這些企業進入這一新興產業。不過CNN引述專家的話說,臺灣如果希望組建一個能提供無間斷後備網際網路網路的系統,就需要發射幾百枚衛星才能擔負這一任務。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布拉德.塔克(Brad Tucker)向CNN表示,臺灣至少需要發射50枚衛星組網,才能為其提供「相對不錯」的應急網際網路通訊,當然組網的衛星數量越多越好。 「為了真正獲取可靠的頻段,以確保人人都能使用其服務,你就需要更多的(衛星),可能是幾百枚衛星,」塔克對CNN說。 「如果一個國家致力於此,它也是絕對可以做到的,」塔克又說。「因為最難的部分就是要有錢來發射這麼多的衛星。」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7/8262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