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知名學者爆料:危機不斷 中共國沒救了(圖/視頻)
——大陸銀行職員:銀行壞帳率超出想像
 
【人民報消息】近日,一段網傳視頻引發網民的關注,中國知名學者溫鐵軍在該視頻中罕見地披露了中共地方政府嚴重的債務危機。 溫鐵軍在這段演講中說:「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幾乎每一任(中共)領導班子都會遭遇到危機。我們把換屆周期叫做政治周期,和經濟危機周期恰好是同步的。」「2013年習近平、李克強接班的時候,經濟開始下滑。所以歷屆領導集體都歷經了經濟危機的局面,面臨的挑戰是非常嚴峻的。」 關於中共地方政府的財務狀況,溫鐵軍在演講中透露了地方政府面臨的債務危機。
他說:「我在南方一個發達省有試點鎮,我的學生在那兒做掛職副鎮長,在有些縣有我的學生掛職做副縣長。我們了解他們的地方財政情況,有些發達縣,也就是縣級市的負債就高達幾百甚至上千億。縣一級單位、鎮一級單位負債能高達幾十億,甚至上百億。」 溫鐵軍還提到了中共官員是如何將上一任官員欠下的巨額債務「擺平」的。 他說:「歷任追求高增長的領導在交班時都會留下一大堆債務。上一任幹部招商引資,得到了政績,受到提拔了,下一任捕手時面臨的就是一大堆債務。這個債務要想不暴露,怎麼辦呢?征地。徵到了地,到銀行抵押,才能套來70%的地價,拿這個地價你才能把上一任的帳平了。不是還上帳,跟銀行做個交易,我把利息給你交了,你把上一任欠的債轉成我這一任新的貸款。銀行樂於幹這件事,因為銀行的帳平了,銀行的不良資產或者逾期的不良資產貸款不表現出來,也就不表現為地方債務矛盾的暴露。上一任已經提上去了,你得罪他對你沒好處,到你這一任你怎麼幹呢?還得繼續把資源拿過來到銀行去抵押,再獲得貸款你才有發展的資金。」 「這一屆政府所面臨的是什麼呢?是以前多屆政府用平帳的方式實際累積下來的巨大的債務負擔。現在的債務有多少呢?明面帳來算,有50萬億到60萬億的政府債務。『萬億』可不是小數。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相當高。如果我們把私人債務算上,那恐怕就更麻煩了。」 溫鐵軍調查發現,在南方發達的城市,大量企業處在破產倒閉的困境之中,大量的勞動力被迫下崗。他提到,「南方那個被叫做『世界工廠』『世界車間』的地方,現在遭遇到的最大麻煩是什麼?大量下崗失業人員違法犯罪,社會嚴重不安定。當企業大量破產、職工大量下崗的時候,會派生出一個什麼現象?就是私人債務上漲。高利貸,有的高到3分、5分,甚至一毛,借一萬(元)只能拿到五千(元)。現在河南、山東的債務鏈開始斷裂,大量的民間債務矛盾爆發,舉借高利貸的現象開始蔓延到了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好像還不太明顯。但是接著跨過北京,已經進入東北了。」 「今天的債務鏈條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惡性負債,而且債務已經泡沫化了。另外一方面,是民間的私人負債也已經相當嚴重了。我們在很多地方組織學生調查,發現在很多地方的縣級開發區,有1/3以上的企業已經黃了。企業老闆在企業破產之前先說服地方政府幫他征地,說我要破產,拿這塊地到銀行做抵押,抵押套得現金以後老闆跑路。結果征地款他都沒付,老百姓就到政府上訪。這些捲款潛逃的老闆把債務窟窿也一股腦地讓地方政府背起來,老百姓不找你找誰啊?你征的地啊。」 溫鐵軍還提到中國社會矛盾非常嚴峻,某種程度上會表現為對抗性衝突。他說,「中國通脹越嚴重,就會打擊實體經濟,實體經濟辦不下去就會導致工人失業。所以對於開發中國家來說,經濟危機轉化成社會危機,甚至轉化成政治危機,發生顏色革命等,都是非常普遍的。」 公開資料顯示,溫鐵軍是中國人民大學可持續發展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改革》《改革內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知名農業專家。 大紀元記者注意到,上述視頻是溫鐵軍於2015年在國內的一次演講,只是近日公開並流傳到海外社交平台中。 值得一提的是,溫鐵軍這次演講的第二年,川普(川普)競選美國總統。在川普上任的第二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以出口為基礎的中國經濟持續下行。(點擊觀看相關文章《王赫:美中經濟戰——狙擊中共科技剽竊和強制轉讓》) 此外,中共當局在疫情期間強推「清零」政策,致中國經濟急劇萎縮,房企接連爆雷,金融業受到衝擊,中國數百家銀行壞帳飆升。
示意圖:一些民眾路過一處中國人民銀行機構。(X 截圖/@dujuncn)
中國銀行職員:銀行壞帳率超出你們的想像 近日,一位中國銀行職員透露了銀行壞帳率、逾期貸款率的一些信息,令人不寒而慄。 這位銀行職員在視頻中透露:「剛從行里(銀行)下班回來,大連的房價可千萬別再往下跌了,再往下跌那可真有人扛不起了,特別是那些貸款買房子的。現在銀行的壞帳率、逾期率,都超過你們的想像,那數字都不敢看。算了啊,不讓說。」 上述銀行職員對於中國銀行的壞帳率、逾期率沒有具體說明,而中國銀行的真實數據一直被中共視為「國家機密」。不過,中國銀行半年內已接連被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將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本周二(4月16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將六家中國國有銀行,即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原因是擔心中共政府在銀行業面臨壓力時提供支持的能力。 4月10日,惠譽已將中國長期外債的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理由是中國經濟已無法依賴過去的成長模式,面臨越來越多不確定性,公共財政也出現風險。 去年12月,穆迪(Moody’s)也採取了類似舉措,將八家中國大陸銀行的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穆迪預計,向陷入財務困境的實體提供的支持將更具選擇性,這將導致國有企業、地區和地方政府面臨進一步壓力的長期風險。 △ (新唐人電視台)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22/8231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