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烏克蘭對俄八地區發動無人機攻擊,三人亡
 
【人民報消息】烏克蘭一名情報消息人士星期六對路透社說,烏克蘭使用幾十架遠程攻擊無人機對俄羅斯8個地區發動攻擊,打擊煉油廠和能源設施,點燃一個油庫並攻擊了3個分電廠。 據美國之音報導,這名消息人士說,社交媒體的視頻顯示不同的地區起火燃燒,「至少3個分電廠和一個油庫被擊中,起火燃燒。」 消息人士說,這些設施支持俄羅斯的軍事工業生產。 俄羅斯國防部證實了連夜攻擊,表示擊落了50架無人機,其中26架是在俄羅斯別爾哥羅德邊境地區被摧毀的。 別爾哥羅德州長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攻擊造成一名男子和一名女子死亡,當地炮擊隨後打死一名孕婦。 俄羅斯當局說,10架無人機在布良斯克地區被擊中,8架無人機在庫爾斯克地區被擊中,2架無人機在圖拉地區被擊中,並在莫斯科等4個地區分別各摧毀1架無人機。 烏克蘭的攻擊是對俄羅斯近期加緊攻擊烏克蘭能源系統和很多城市的回應。 消息人士說,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國防情報總局和特種作戰部隊聯合發動了這次連夜無人機攻擊。 消息人士說,烏克蘭發動無人機攻擊是補償對俄羅斯的武器和軍隊的戰場不利,同時等待美國增加軍援。 烏克蘭方面焦急地等待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美國眾議院星期六通過廣受兩黨支持的950億美元對烏克蘭、以色列和臺灣的安全援助法案,預期在參院通過後由拜登總統簽字立法。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六對美國眾院通過法案表示感謝。 他在X社交平台上寫道,「我感謝美國眾議院、感謝兩黨並個人感謝約翰遜議長決定讓歷史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 澤連斯基並說,議案「將防止戰爭擴大,拯救幾千人的生命,幫助我們兩個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星期六說,美國眾院通過援助烏克蘭法案將「進一步毀滅」烏克蘭,導致更多人死亡。 佩斯科夫對塔斯社說,議案一個條文允許美國政府沒收俄羅斯資產,將它們轉給烏克蘭用於重建,會玷污美國形象。 他並說,俄羅斯將用符合自己利益的措施回應。 澤連斯基星期五說,在西方軍援拖延的同時,烏克蘭今年遭到大約1200枚導彈、1500架無人機和8500枚制導炸彈的攻擊。 澤連斯基呼籲 澤連斯基星期五呼籲北約成員加緊向彈藥不足的烏克蘭提供武器,對付俄羅斯的空中優勢和更大的地面部隊。 他通過視頻對布魯塞爾北約防長會議說,「北約必須決定是否是基輔的盟友,」「我們的天空必須再次安全。」 他呼籲西方夥伴們再提供至少7套防空系統,俄羅斯就在幾小時前用無人機和導彈攻擊了烏克蘭。 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東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至少打死8人,包括兩名兒童。但烏克蘭說擊落一架首次發射導彈的俄羅斯遠程轟炸機。 澤連斯基將西方保護以色列和烏克蘭抵禦俄羅斯的努力相比,表示可以做更多幫助烏克蘭擊退俄羅斯空襲。 他對北約防長說,烏克蘭沒有西方支持就無法保護自己,「現在俄羅斯有明顯的空中優勢,能夠依賴其無人機和火箭恐怖,而我們的地面能力不幸有限。」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星期五早些時候說,北約同意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的武器,包括防空武器。 他說,「我預計很快對烏克蘭的防空能力做出新的宣布。」 烏克蘭面臨俄羅斯對其城市的毀滅性襲擊激增。本週早些時候,切爾尼戈夫市發生的一次襲擊造成18人死亡。 澤連斯基星期五早些時候說,他視察了烏克蘭的前線部隊以及頓涅茨克地區的新防線。 他還說,俄羅斯星期五攻擊了黑海皮夫登尼(Pivdennyi)港口的兩個糧食出口碼頭。 他說,這是「俄羅斯蓄意對烏克蘭以及依賴烏克蘭農產品的國家造成最大損失戰略的一部分。」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22/8232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