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五一"五天小長假 消費旺不旺將成經濟風向標(圖)
 
中國五一小長假期間,安徽黃山的遊客絡繹不絕。(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經過多月的辛苦工作,"五一"國際勞動節小長假終於在本週二正式拉開序幕。雖然人們苦"調休"久矣,但中共當局仍無視民意,執意通過"調休"湊出小長假,期冀旅遊能夠提振內需。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五一”國際勞動節小長假再次來臨,有關“調休”的討論再次成爲輿論焦點。據中國官方發佈,今年的勞動節假期從5月1日放至5月5日,但假期前的週日與假期結束後的週六仍需要上班。中國網友紛紛表示,五天假期包括一個週末和兩天調休,實際上只放了一天。 公開資料顯示,“五一”國際勞動節最早可追溯到1890年,是爲了紀念大規模抗議要求確立8小時工作制,後來演變成國際節日,但現在卻成爲中共政府刺激消費的長假。中共官方1950年將其確立爲法定節假日之一,1999年國務院發佈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5月1日到3日列爲三天勞動節假期, 最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消費大節。 中共當局執意忽視勞工權益實行“調休制”以湊出長假,是爲了刺激外出旅遊需求,以提振消費。但現實真的能夠如當局預期嗎? 中國青年楊鵬觀察到,身邊的朋友在疫情後改變了小長假出遊的方式。 他說:“最近兩年,身邊的朋友、同學在小的長假, 買個帳篷全家人一起去戶外,可能不要門票,住宿費省了。第二個是自駕,早出晚歸,也不需要住宿或其他的費用,也可以稱之爲特種兵旅行。” 楊鵬認爲,隨着經濟持續低迷,人們的收入減少,伴隨而來的是在喫喝玩樂上消費。 據中共黨媒新華網報道,中共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郭勝4月29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預計假期期間日均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2.7億人次以上,超過2023年、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自駕出行比例將達到8成以上。 旅美經濟學者、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恆青在接受本臺採訪時分析說,中國消費者在本次“五一”假期的信心還有待衡量。 他說:“總的來說經濟不好,大家減減壓、休息一下還是可以的,真的消費的心情我不覺得會是這樣,目前也沒看到這樣。跟過去情況應該差不多,現在都是短途旅行,一日遊佔多數,不在外面住宿。”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爲,房地產市場岌岌可危、股市萎靡不振,導致中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信心持續不足,僅靠放長假來提振消費的有效性不大。 他說:“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是消費者沒有信心,對經濟前景沒有樂觀的態度,所以現在鼓動調休來刺激消費,基本上不會有太大作用。” 中國媒體澎湃新聞報道指,今年“五一”假期機票、酒店預訂價格齊跌,引起輿論廣泛討論。有不少中國網友表示,在臨行前退票重買。 澎湃新聞發現,今年“五一”旅遊市場整體呈現“量升價跌”的趨勢,且小城市旅遊熱度遠超去年同期,攜程網稱,甘肅天水、江蘇徐州等小城市也是出行的熱門選擇。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道也指,隨着疫情後國際航班的恢復,今年“五一”海外航班的在線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6%,加上機票下跌、匯率貶值、旅遊免籤等因素影響,中國遊客也考慮前往日本、新加坡等國。 謝田說:“說到底,刺激消費一定是(擴大)就業和收入增長。”△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2/8253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