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五一"五天小长假 消费旺不旺将成经济风向标(图)
 
中国五一小长假期间,安徽黄山的游客络绎不绝。(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经过多月的辛苦工作,"五一"国际劳动节小长假终于在本周二正式拉开序幕。虽然人们苦"调休"久矣,但中共当局仍无视民意,执意通过"调休"凑出小长假,期冀旅游能够提振内需。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五一”国际劳动节小长假再次来临,有关“调休”的讨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中国官方发布,今年的劳动节假期从5月1日放至5月5日,但假期前的周日与假期结束后的周六仍需要上班。中国网友纷纷表示,五天假期包括一个周末和两天调休,实际上只放了一天。 公开资料显示,“五一”国际劳动节最早可追溯到1890年,是为了纪念大规模抗议要求确立8小时工作制,后来演变成国际节日,但现在却成为中共政府刺激消费的长假。中共官方1950年将其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之一,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5月1日到3日列为三天劳动节假期, 最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消费大节。 中共当局执意忽视劳工权益实行“调休制”以凑出长假,是为了刺激外出旅游需求,以提振消费。但现实真的能够如当局预期吗? 中国青年杨鹏观察到,身边的朋友在疫情后改变了小长假出游的方式。 他说:“最近两年,身边的朋友、同学在小的长假, 买个帐篷全家人一起去户外,可能不要门票,住宿费省了。第二个是自驾,早出晚归,也不需要住宿或其他的费用,也可以称之为特种兵旅行。” 杨鹏认为,随着经济持续低迷,人们的收入减少,伴随而来的是在吃喝玩乐上消费。 据中共党媒新华网报道,中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郭胜4月2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假期期间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7亿人次以上,超过2023年、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自驾出行比例将达到8成以上。 旅美经济学者、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所长李恒青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分析说,中国消费者在本次“五一”假期的信心还有待衡量。 他说:“总的来说经济不好,大家减减压、休息一下还是可以的,真的消费的心情我不觉得会是这样,目前也没看到这样。跟过去情况应该差不多,现在都是短途旅行,一日游占多数,不在外面住宿。” 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教授谢田认为,房地产市场岌岌可危、股市萎靡不振,导致中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信心持续不足,仅靠放长假来提振消费的有效性不大。 他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消费者没有信心,对经济前景没有乐观的态度,所以现在鼓动调休来刺激消费,基本上不会有太大作用。” 中国媒体澎湃新闻报道指,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酒店预订价格齐跌,引起舆论广泛讨论。有不少中国网友表示,在临行前退票重买。 澎湃新闻发现,今年“五一”旅游市场整体呈现“量升价跌”的趋势,且小城市旅游热度远超去年同期,携程网称,甘肃天水、江苏徐州等小城市也是出行的热门选择。 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道也指,随着疫情后国际航班的恢复,今年“五一”海外航班的在线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6%,加上机票下跌、汇率贬值、旅游免签等因素影响,中国游客也考虑前往日本、新加坡等国。 谢田说:“说到底,刺激消费一定是(扩大)就业和收入增长。”△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2/8253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