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時代"十不青年"話題引發熱議
 
【人民報消息】近期,中國網民在微信朋友圈熱傳名爲"新時代的'十不青年'"網帖。"十不青年"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爲什麼這一話題會引發網民熱議?它又折射出哪些社會問題?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繼數年前的“躺平”之後,今年三月初開始,網絡熱傳“新時代的‘十不青年’”網文,內容羅列了十條被稱爲年輕人躺平的具體行爲或不作爲。依次爲第一條,不獻血,第二條,不捐款、第三條,不結婚、第四條,不生小孩、第五條,不買房、第六條,不買彩票、第七條,不入股市、第八條,不買基金、第九條,不扶老人以及第十條,不感動。上述內容包含了中國民衆的基本生活範圍和投資,引發熱議。 山東網民盧女士本週二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她也留意到上述貼文,並解釋年輕人不願獻血是因爲擔心自己的器官被強迫移植:“不獻血是因爲這涉及到器官移植,被某個人(患者)配上,萬一自己在外面出意外。不捐款是因爲年輕人連自己都養不活,他(她)還想着別人給自己捐款,況且很多捐款被人貪污、炫富。” 新時代“十不青年”凸顯生活壓力 盧女士認爲,“十不青年”主要針對2000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人發出的倡議。她說,當下的年輕人面對很大的生活壓力,因此不結婚、不生育及不買房子。 微博網民在評論區留言,當社會環境把青年人逼迫到產生這種心態時,你覺得他們還會支持政府嗎?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是對社會制度不滿的另類表現。 武漢居民孫寧對自由亞洲電臺說,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不僅是年輕人,連她作爲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有此想法:“是的,我現在都這麼想了,何況年輕人。” 北京居民郭利對自由亞洲電臺說,“因爲沒有法治環境,所以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這些年輕人已經躺平了,直接趴下了,導致出現以上‘十不’,現在人們徹底的放棄了信念,這比躺平還要可怕。”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1月提出“東昇西降”論斷,意思是作爲東方文明代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崛起和復興,將會取代以美國爲代表、逐漸衰落的西方文明,但疫情三年後,中國經濟卻步入衰退期。中國大學生畢業後又找不到工作。 年輕人無奈選擇“十不”不再追求 河北大學校友汪先生對自由亞洲電臺說,年輕人的選擇表明他們無奈:“這一代年輕人,他們看不到希望了,所以他們就不去再努力了,還不如躺平,他們希望這一生就這麼平平坦坦的過。” 網絡評論人士天路客對自由亞洲電臺說,中國的高房價政策對民衆是一種變相掠奪,即使少數買得起住房的,最終淪爲‘房奴’:“另外中國現在的經濟形勢很不好,下崗的下崗,畢業即失業的大有人在。至於說‘不扶老人’乃是社會潰敗的一種表現。我認爲中國社會的信任體系已經崩塌了。” 輿論認爲,無論是“躺平”,還是新時代“十不青年”,均描述了中國一部分年輕人對於社會壓力和競爭的消極回應。他們選擇放棄與他人競爭,過上更爲簡單的生活,揭示了社會結構性問題。有年輕人在網上說,他們是“最後一代,沒有下一代”。△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13/8131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