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朱鎔基一語成讖 誰「搞壞了香港」?
 
【人民報消息】 中共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實「愛國者」治港治澳原則,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據美國之音記者許波報導,五年前,從2019年3月15日開始,香港民眾反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將嫌犯送往中共國受審。這波反對聲浪逐漸演變成百萬民眾上街抗議,進一步在2019-2020年間成為受到國際矚目的反送中運動。 抗議運動在港府和北京強制鎮壓,新冠疫情爆發,以及香港國安法頒布後逐漸平息,但它卻成為香港命運的分水嶺。 目前香港政治生態不斷惡化,國際地位急劇下降,國安法的實施使一國兩制的香港變成一個受中國政府控制、日益內地化的城市,網上流行一句紮心的話: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已成金融中心遺址。 國際金融中心已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 有親中之稱的前摩根斯坦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日前撰文稱,曾是香港成功象徵的股市一瀉千里,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他痛苦地承認:「香港已經玩完。」 香港一眾官員出面反駁這個觀點,行政會議召集人、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撰文回應說,羅奇的言論屬以偏概全,經濟發展不能只看股市, 香港還是大有可為的。 但港區全國政協榮休委員,金融資深業者劉夢熊指出,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恆生指數跌破1997年回歸日水平,且交易量急劇萎縮是不爭的事實,香港的繁榮和輝煌已是昨日黃花。 他說「香港在回歸相當一段時間都被國際權威機構認定為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卻被新加坡取而代之。今年香港的IPO金額竟比印尼還少,還有創業板指數從2007年的1830點掉到現在只有20點,跌了99%。」 香港官員批評光是股市就說香港已不再是國際金融中心是不客觀、不公平的。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強調,香港的金融市場仍擁有「國際化」、「多元化」和「成長潛力」等特質,所以「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看法毫無根據。 但劉夢熊認為,香港的沉淪絕不僅限於金融領域,他列舉了自由、法制、信心、金融、國際貿易、航運、房地產、股市、財政儲備、國際評級等十項指標,說明香港從政治到經濟正在經歷全面的倒退,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轉變不過是其中最明顯的表現。 香港的沉淪 在100多年的時間裡,香港由一個小漁村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再躋身遠東國際金融中心,成為享譽全球的東方之珠。劉夢熊說,香港曾為多年積貧積弱的中共國提供了機會和希望。 他說:「100多年前大英帝國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跟當時的倫敦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分不開。100多年來美國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跟紐約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分不開。本來我們中華民族有這麼一個香港,僅次於紐約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應該好好珍惜它,但你偏偏要讓它失去了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的優勢和地位,淪為一個內地的普通城市,這是我們國家根本利益的重大損失,不可彌補的損失。」 去年下半年開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採取一系列措施制裁中共國,香港連帶受損。拜登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對中共國高科技領域投資或交易,其中包括香港;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無異議通過決議,撤銷香港駐美國三個經貿代表處的外交豁免權,並限期關閉;美國2024年國防授權法案把香港與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古巴和中共國內地一起,列為海外敵對勢力。 目前,美國正在密切關注香港根據《基本法》第23條制定國家安全立法的進展,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說,北京和香港這樣做的風險在於,它將進一步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作的國際承諾,破壞「一國兩制」 框架。 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接連發表聲明,對美國的相關法案予以強烈譴責,認為它完全漠視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下的地位。 一國兩制框架的崩塌 劉夢熊說,現在世界上可能只有一些中國內地人和少數香港人還相信一國兩制。 他說:「香港資本主義的製度和生活方式已經大變特變,從公民社會被打到七零八落,到新聞自由的寒蟬效應,一直到最近的一切權利歸屬蘇維埃式的區議會選舉,香港已根本不是鄧小平原先所構思的一國兩制的藍圖,也不是中英聯合聲明第三條那個中國政府對香港的12條基本方針,更不是基本法所規定的那個一國兩制的模樣。」 旅居台灣的香港資深媒體人曾志豪說過,如果一國兩制不成功,香港就失敗了,因為沒有了「兩制」,只有「一國」,那麼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天津,還有什麼區別?他說,這個道理香港人和全世界都明白,只有中共不明白。 曾志豪說,其實中共是裝糊塗,因為當年提出一國兩制,「本身就是中共制度失敗的意思」,擔心內地的製度嚇跑香港人。他認為,北京「愈是保護一國兩制,就愈意味著中共制度的失敗。」所以到了要建立「制度自信」的習近平這裡,他就不再裝了,提出了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 。 鄧小平一國兩制的迷思 許多圍繞一國兩制的爭議,最後都會回歸到鄧小平當年的設計。鄧小平說,一國兩制50年不變,他說:「五十年只是一個形象的講法,五十年後也不會變。前五十年是不能變,五十年後是不需要變。」 前50年不能變,這是鄧小平對中央政府的香港政策而言;50年後不需要變,這是指陸港發展前景而言,表示陸港將逐漸趨同。然而正是這後一句話引起許多爭議:50年後,到底是香港被內地同化,還是內地逐漸接近香港的政治經濟體系和生活方式? 劉夢熊的解讀是後者,即內地將逐漸趨同於代表現代文明三大基石(私有財產、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香港。 「鄧小平在九二南巡時提出了『我的一大發明』和『三個有利於』:一個好的政策不要問它姓社姓資,主要看它是否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後來也強調,『要多造幾個香港』。由此看來,鄧小平認為『50年後不需要變』,是要讓內地向先進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香港靠攏。」 香港內地化令人扼腕長嘆 法國知名漢學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政治部主任高敬文2022年撰文指出:「我認識的香港完畢了!死了!我在香港二十多年了,我以前知道的香港不在了。」 他說:「現在沒有什麼政治生活,只有愛國主義者可以參加政治,他們就是聽話:聽北京的話,聽中聯辦的話,所以這些人他們沒有什麼代表性!他們代表政府,代表共產黨,而不代表香港的老百姓。這就是今天香港的事實!」 香港不斷內地化,一步步淪為受北京控制、與內地差別不大的城市,讓早年在9小時的驚濤駭浪和6天6夜荒山野嶺中九死一生偷渡香港的劉夢熊扼腕長嘆。 他說:「我們看著這個城市,這個東方之珠由璀璨變成黯淡無光,就感覺到非常心痛。這不是我個人的遭遇問題,也不僅僅是香港750萬市民的遭遇問題,這關係到中國的改革開放,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機會和命運。」 劉夢熊指出,從2014年中國國務院新聞辦推出中央政府將對香港實行全面管制的白皮書開始,不願屈服的港人就在不斷抗爭,捍衛港英當局建立的自由法制基礎和中共改革開放時期承諾的一國兩制框架。經過佔中運動、雨傘革命、反送中運動之後,香港終於低下了高昂的頭,但香港經濟從此一蹶不振。 誰是搞壞香港的「民族罪人」? 劉夢熊認為,香港的沉淪,根本原因是北京中央政府近年來在經濟、政治、外交等各方面開了歷史倒車。他說,如果中共國繼續改革開放,它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成功的最主要的元素–自由和法治–就能夠包容。但是當它開歷史倒車的時候,那就勢必視香港自由和法治這個核心價值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要除之而後快。 「我一直強調,內地的改革開放是綱,香港的一國兩制是目。綱舉才能目張。如果綱毀了,目也就廢了。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兩者之間就是這個連帶關係。」 2002年11月19日,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問香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上發表講話說: 「香港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總是以有香港而自豪。我就不相信香港搞不好。如果香港搞不好,不單你們有責任,我們也有責任。香港回歸祖國,在我們的手裡搞壞了,那我們豈不成了『民族罪人』?」 香港到今天的變化,責任誰來承擔,誰是朱鎔基所說的「民族罪人」? 「問題在香港,根子在北京。」劉夢熊如是說。△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3/10/8124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