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據報本田與日產協商合併 選戰中國電動車競爭
 
【人民報消息】日經新聞、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星期三(12月18日)報道,日本汽車巨頭本田(Honda)和日產(Nissan) 為提高彼此競爭力,正在進行初步合並談判,以迎戰特斯拉(Tesla)和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 據美國之音報導,共同社報道,如果本田和日產可以實現合並的計劃,外界預期合並後的新實體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汽車銷量僅次於豐田(Toyota)汽車集團和德國大眾(VW)集團。 消息傳出後,日產汽車股價飆升逾20%,而本田汽車股價下跌逾2%。三菱汽車(日產汽車是最大股東)股價也暴漲13%。 這兩家僅次於豐田的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已於今年3月同意探索在電動汽車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據報道,本田社長三部敏宏星期三上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包括合作在內目前正展開探討,也在磋商其他可能性,但尚未有所決定。如果有決定下來的事項,會發布消息。」 「我們正在討論本田汽車和日產汽車未來在廣泛領域和各個方面進行合作的可能性,這些可能性包括最新的報道內容,但尚未作出任何決定,」一名本田汽車發言人星期三對法新社表示。 日產則回應表示:「報道內容不是由兩家公司所公布的。正如本田和日產在今年3月宣布的那樣,雙方正在探索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性,充分利用彼此的優勢。」 「如果有任何更新,我們將在適當時候通知我們的利益相關者。」 日經新聞報道,本田和日產正考慮以控股公司的形式運營,並將很快簽署一份諒解備忘錄,兩家公司在新實體中的持股比例及其他細節將在稍後決定,同時雙方也希望最終將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納入控股公司框架下。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有關本田和日產合並的探索性談判尚處於早期階段;然而,合並可能會導致大量裁員,已經出現可能會引發政治反彈的擔憂。 電動汽車的激烈競爭 全球主要汽車制造商都面臨著電動汽車領域的激烈競爭,尤其是來自比亞迪等中國競爭對手的擴張。大眾汽車集團正考慮首次關閉德國工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集團本月表示,將對其中國合資企業計提逾50億美元的減記。 上個月,日產宣布裁員9,000人,大幅下調銷售預測,並表示將把全球產能削減20%。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內田誠警告,形勢「嚴峻」,並表示他將放棄一半的薪水。 日產過去經歷了動蕩的十年,其中包括2018年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被捕,震驚各界。他後來棄保潛逃,並藏身於一個音樂設備箱逃離日本。 日產與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Renault)的聯盟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段坎坷歷程,兩家公司目前正在「重新平衡」他們的關系。 本田汽車今年5月宣布,計劃到2030年將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增加一倍至650億美元,這是其三年前設定的到2040年實現100%電動汽車銷售的雄心目標的一部分。 日產也已表達了類似的雄心。該公司今年3月表示,未來三年計劃推出的30款新車型中,有16款將會是「電動車型」。 2023年,中國取代了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這得益於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主導地位,而日本企業因專注於混合動力汽車而在電動汽車領域失去了競爭優勢。 2022年日本銷售的汽車中只有1.7%是電動汽車,而該比例在西歐為15%,在美國為5.3%。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18/873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