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78歲雕塑家製作多種巨型藝術品浮船(圖)
 
左圖:裏維奧.德.馬爾基雕塑的小提琴浮船。右圖:汽車浮船。

【人民報消息】一位78歲的意大利雕刻家一直夢想着建造一艘船,現在他以一種異想天開的方式實現了這一願望。他的巨型「藝術品浮船」是神奇的傑作,把它們放入水中時,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意大利威尼斯(Venice, Italy)的雕塑家裏維奧.德.馬爾基(Livio De Marchi)幾十年來一直在爲他出生和成長的城市進行藝術創作。在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德.馬爾基說,他的目標是傳遞「諷刺和歡樂的信息」。 「我想我們現在就需要這個」,他說,「當我內心感到悲傷或快樂時,我會用諷刺和喜悅的方式,通過雕刻或繪畫把它們表達出來。」 「我12歲就開始創作了。我希望繼續下去。我真的想做出更多貢獻。」 德.馬爾基的雕塑造型從汽車、樂器到鞋子,以至更多,他覺得有必要在困難、黑暗的疫情期間給人們帶來希望,於是設計了一個巨大的小提琴浮船。 他的設想是:在甲板上弦樂四重奏的伴奏下,把它送入威尼斯大運河。《諾亞的小提琴》(Noah』s Violin)長12米,寬4米,呈現出驚人的細節,閃閃發光,是對威尼斯音樂史的致敬。 2021年9月18日,這把巨大的小提琴浮船進行了首航,音樂家們在甲板上演奏維瓦爾第(Vivaldi)的《四季》(Four Seasons),觀衆們欣喜若狂。裏維奧.德.馬爾基畫廊在一份新聞稿中寫道,此次表演旨在鼓勵人們「重新開始生活,重新發現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力量」。 「小時候,我在學校的一個工作室學習(雕塑)。後來我去藝術學院上夜校。」這位藝術家告訴記者,並補充說他的學習道路是個「巧合」,因爲他的母親和他老師的母親是朋友。 「我媽媽很擔心」,他說,「因爲我沒有學習,而是在玩木頭。」 1985年德.馬爾基首次使用船用發動機進行了漂浮雕塑的試驗。 他的作品從《卡佩羅摺紙》(或稱「摺紙帽」)到《巨鞋》、《和平鴿》,以及在隨後三年中他首次演繹的《捷豹(Jaguar)汽車》。 德.馬爾基過去曾與助手一起工作,而現在更喜歡獨自工作。 談到雕刻他的漂浮藝術品的過程,他說,「首先我有了想法,然後把它畫出來,之後再創作出來。我從不限制時間。人們做事時,總會有一些擔心。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並向前邁進。」 「對我來說,所有的雕塑都很重要,(然而)當作品完成時,我並不那麼在意,因爲我會提前考慮新的作品。」 德.馬爾基的許多雕塑現在被歐洲的博物館、收藏家或畫廊所擁有。他曾在日本和美國展出自己的作品,並曾在威尼斯經營一家畫廊。 德.馬爾基堅信,作爲創造者,我們都有能力發揮自己的潛力。 「對於年輕的藝術家來說,試着做真實的自己,發揮出你內心所追求的偉大天賦。」他建議道,「一點一點,你就將看到道路上的光芒。」△ (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Bevan/翻譯 徐海韻)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8/28/748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