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救济人于危难之中 好心有好报(图)
 
刘晓
 
从古至今,人世间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在印证着「善恶有报」的道理。

【人民报消息】中国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善恶有报的俗语,比如「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好心自有好报」、「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从古至今,人世间发生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都在印证着这些道理,比如史籍中记载的那些济人于危难中的善良人,都在不久后得到上天的奖赏。 谭公襄阳救人 儿子乡试第一 明朝的谭元春,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 他的父亲为人善良,曾客居襄阳,一天早上他乘船刚刚离岸时,突然听到岸上传来啼哭之声,他马上让船夫停下,询问悲哭之人因何如此伤心。悲哭之人说自己是乡里的差役,因为丢失了官府的一笔钱,没有办法还上,所以只好投水。 谭公安慰他道:「你的银子没有丢失啊。」说着,从行囊中取出一些银子交给他。 差役说:「这并非我丢失的银子,怎么可以妄取。」谭公还是坚持让他拿去,以解燃眉之急。 在天启年间,谭元春梦见神明告诉他道:「你应当奋发努力,你父亲在襄阳的事要回报在你身上。」 谭元春惊醒后,将梦中之语告诉母亲,并问:「父亲当年是否曾在襄阳做过大善事?」他的母亲将谭公赠银之事告诉了他。 不久后,谭元春乡试第一。其后成为文学家,与同乡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论文重视性灵,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 卖水人谋妻 却尊其为母 清朝顺治初年,京都有一个卖水之人赵逊,弱冠之年仍未娶妻。他的朋友们就凑了一些钱,让他纳一妻室。赵逊在市场上花二十两银子买了一个蒙面的妇人,等到新婚之时,摘下盖头,发现是一名白发老妪。赵逊并没有生气,而是道:「以少配老违背人伦之事,我并不敢做。我愿意将您当作母亲侍奉,供您日常食用。」老妪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老妪见赵逊行为举止都很恭敬、谨慎,对自己也很照顾,便将他唤到自己的身边说:「你的朋友凑钱本是为你娶妻,如今你人财两空,我心里很不安。我这里藏有一颗珠子,你可以卖了再娶个妻子。」 赵逊将老妪给的珠子卖了二十两银子,遂又到市场上买了一名女子。两人才进家门,女子看见老妪大恸,伏地叩拜,原来女子是老妪的亲生女儿。 老妪原来是洪洞人,家赀甚殷,有两子一女,两子都是明末的官宦。在兵荒马乱中,老妪与儿子、女儿走失。如今与女儿在京都团聚,便想着返乡寻找儿子。好在老妪私下里还藏有一百多颗珠子,又变卖了一些,作为路费。 老妪和女儿、女婿最终得以返乡,找到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看到母亲和妹妹,喜从天降,遂将家产分作三份,两个儿子和女婿各分得一份,一家人和乐地生活在一起。 (参考数据:《寄园寄所寄》)△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8/6/7301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