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符合禮儀 遠離恥辱(圖)
 
劉一淳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更始帝北上建都洛陽。

【人民報消息】上天用道義規範人的行爲,人敬天重德就能趨利避害。人的儀容、形貌符合了道德禮儀,是內心敬奉天地與尊敬先人祖宗、君主、師長的表現,同時在個人行爲上也會控制慾望、不放縱魔性,不容易失德。 男人恭敬 女人姣好 《尚書.洪範》中說:有五件事很重要,第一件就是「貌」。儀容,就是要求男人恭敬、女人姣好,老幼尊卑有序,行動合乎規矩,拱手如抱鼓。 在服飾上,中國古代天子穿山和龍圖案的服裝,諸侯穿火形圖案的服裝,大夫穿斧形花紋的服裝,士人穿「己」字形花紋的服裝。道德越高尚,內心越中規中矩。 孔子說:「爲人恭敬符合禮儀,就會遠離恥辱。」 形貌、衣冠不正,是人從內心失去了禮節所表達的道德規範,因此帶來不祥。 中國古代社會視人們穿奇裝異服,男着女裝、女着男裝,或佩戴不符合自己身份的服飾、飾品,畫奇特的妝容,這些都被稱爲「服妖」。 《漢書》中記載:「風俗狂慢,變節易度,則爲剽輕奇怪之服,故有服妖。」 愁眉啼妝 服妖惹禍 桓帝元嘉年間,京城婦女流行畫細而彎曲的愁眉;在雙目之下擦拭薄粉似有淚痕的啼妝;將髮髻梳成墮馬髻,就是將髮髻梳在頭的側邊;行走時扭動着腰部,彷佛雙腳不在下肢的折腰步態;笑起來彷佛牙疼,不露出開心的笑貌。 這種裝扮,最初是大將軍梁冀的妻子所作,在京城風行,中原地區爭相效仿。這近似於服妖。梁冀家兩代連任大將軍,與皇室聯姻,權傾一時。然而到延熹二年,梁氏卻全族被處死。 據《文獻通考》記載,唐末,京中婦女梳髮時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人稱「拋家髻」;當時還崇尚以琉璃作釵。「拋家」、「琉璃」,諧音「顛沛流離」,是帝王播遷、社稷不穩的徵兆。於是「拋家髻」、「琉璃釵」被視爲服妖。 男着女裝 威儀掃地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更始帝北上建都洛陽。京城的官員和紳士都來迎接更始帝,見更始帝的衆將都頭戴百姓的頭巾,身穿繡花的短袖女人服裝。 人羣中見到這種景象,有的人竊竊私語,有的抿嘴偷笑,有的嚇得跑開了。那些朝廷的元老們嘆息道:這是服妖的不祥之兆,不久將會有災禍降到更始帝的頭上! 後來,更始帝戰敗棄城逃亡,被赤眉斬殺。△ (有刪改) (轉自明慧網 原文標題」形貌儀容只是爲了美醜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8/11/7302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