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研究馬克思女副教授墜樓 遺書舉報領導(圖)
 
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女副教授董玲跳樓死亡,並留有遺書實名舉報所在院系的領導涉貪腐和監控她的私生活。

【人民報消息】中國大陸高校惡性事件頻發。網傳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董姓女副教授8月1日下午3時許跳樓死亡,並留有遺書,實名舉報所在院系的領導涉貪腐和監控她的私生活。相關消息大陸官媒並未報導,原本在社交平臺的討論遭到刪除。網傳重慶大學通知全校師生,不得轉發相關消息。 8月6日,重慶大學官方微博發佈關於董玲高墜身亡調查情況的通報。通報稱,8月1日下午2時31分,該校教師董某(女,42歲)在校外居住的小區墜樓,不幸離世。經查,系自主高墜,排除刑事案件。 通報還稱,經查,未發現董老師遺書所反映的問題。並稱在高墜前幾天董玲在網絡上多次搜索「墜樓」、「神經衰弱」等關鍵詞。 對於重慶大學的通報,大陸網民表示,堂堂副教授以死爲諫都砸不出一點水花的話,如果遇到學生被欺壓而無處控告的情況,是否更無助和絕望? 「真的悲哀,官方調查結果又有幾分可信呢?」 「被精神問題往往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打壓異己的迫害,極其殘酷。」 「調查的結果就是一張廢紙。」 8月3日,網上傳出,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董玲於8月1日下午3時許從24樓墜下,當場死亡。從網上流傳的對話截圖可見,董玲在墜樓前半小時,曾在一個有400多人的大學人文社科工作組中發出手寫遺書,亦有人留言勸她「千萬別想不開」、「生命寶貴」,但董玲沒有再回復。 董玲的遺書舉報院系領導貪污公款、監控私生活。 遺書中提到,她是被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羅滌、副教授陳飛和楊華等人逼迫跳樓,並逐一指控「羅滌亂用職權,欺上瞞下。陳飛貪污公款,拉幫結派。楊清明縱子行兇,長期監控她的私生活。」她要求官方嚴查。 據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官網介紹,董玲,女,副教授;研究方向爲消費倫理、消費主義文化以及環境美德倫理學;開設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應用倫理學》等。其2011年曾主持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項目。 而董玲所指的楊清明曾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兼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尚不清楚是否是上文提到的楊華的父親。 有大陸自媒體記者聯繫到當地接近信源的人士,該人士表示,這件事很敏感。 重慶大學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我在大學城這邊,這件事只是聽說。 該自媒體稱,重慶大學宣傳部網上公開的7部電話,在幾個小時內反覆撥打,始終無人接聽。 負責處理的土灣派出所則證實,確實有個重慶大學的女董姓副教授跳樓,已死亡,其相關舉報的事情將有其他部門介入調查,我們不方便再介紹太多。 相關消息傳出後,迄今未見中共官方媒體報導,原本在社交平臺的討論遭到刪除。網上能查到網易有一篇報導,但目前已無法打開。 海外網友評論: 「學好英語,選擇一個低要求的歐洲國家捲鋪蓋走人也不要自殺啊。」 「現在貪污腐敗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 「學馬克思主義的?」 「這位老師馬院的,算內訌。」 「馬克思惹得禍!」 「被她的黨吃死了。」 「重慶大學女教授被逼跳樓,又是書記乾的好事。」 「換個支部書記而已,內部教育一下,調離原崗位。但是韭菜還是那麼白白地死了,三個月後就沒有人去關注她了。爲什麼不學習一下復旦大學教授對待支部書記的方式呢?」 中共治下高校惡性事件頻發,上海復旦大學6月7日爆兇殺案,39歲男教師姜文華疑因不滿被解聘,持刀殺死同校數學學院的黨委書記王永珍,引起社會轟動。但社會輿論一邊倒支持姜文華,質疑中國高校吃人的體制。△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8/7/7300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