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孫氏家族 三百年簪纓不絕(圖)
 
周曉輝
 
2021年3月13日發表
 



積陽善者因得到世人的稱讚而享有盛名,而積陰德者上天會賜予福報,或回報在積陰德者自身,或回報在其後人身上,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人民報消息】清代《了凡四訓》中說,積陽善者因得到世人的稱讚而享有盛名,而積陰德者上天會賜予福報,或回報在積陰德者自身,或回報在其後人身上,所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古籍中有不少積陰德得福報的故事。

濟寧孫氏簪纓不絕

山東濟寧孫氏是海內明宗,清代「自孫玉庭始,孫氏輩輩科舉起家,代代衣金腰玉,四氏並歷清要。家門之盛,北方罕與其匹」。孫氏家族在民間亦被稱爲「孫半城」,因爲「半城財富是孫家,半城大院是孫家,半城文章是孫家,半城人才是孫家」。

民間所言非虛,有着三百多年曆史的孫氏家族在濟寧擁有大約四萬畝土地,城裏和鄉間共有三百多幢房屋,清末連續三屆狀元出自孫氏家族,孫家出過軍機大臣、封疆大吏、大學士以及京師大學堂的首任校長。

孫家發達始於孫玉庭,他在嘉慶至道光年間任大學士、兩江總督,有三個兒子,兒子孫瑞珍官至尚書、孫善寶官至江蘇巡撫。孫善寶之子孫毓溎,道光二十四年中狀元,是山東上次中狀元一百年後出現的第一個狀元。中狀元后,孫毓溎在翰林院任編修,後出任雲南學政,官至浙江按察使。此外,與孫毓溎同輩的孫毓汶,科舉考試中了榜眼,後官至尚書。

據說孫氏家族之所以發達、簪纓不絕,是因爲有陰德。乾隆年間,有一個叫孫擴圖的人中了明通榜。明通榜指的是雍正乾隆年間,在會試落第舉人中選取文理明通者補授出缺的學官,於正榜之外另出一榜。

中榜後,孫擴圖被任命爲錢塘縣令。在錢塘縣境內的山中,居住着一些明末躲避戰亂的避難者,其後人依舊穿着明朝時的服飾,而且從不進入縣城,依舊按照以往的生活方式生活。一日,有人報告官府說他們正在策劃謀逆,知府聽說後準備派大軍剿滅。孫擴圖擔心大軍一至,生靈塗炭,因此建議說,由自己入山察視,如果那些人真的有謀反跡象,知府再發兵也不遲。知府同意他的建議。

孫擴圖喬裝改扮進入山中,發現居住者皆是良善之民,遂公開自己的身份,並勸他們改變髮飾、服裝,服從清政府的管理。這些人聽從了他的建議。

孫擴圖回來後,向知府報告所見所聞,以及山中居民願意臣服之意,知府免除了這些人的罪過,將他們登記造冊,一共有一千多戶。

這位孫擴圖就是孫玉庭的父親,其後孫家從孫玉庭開始,累世科第,簪纓不絕,這應該是孫擴圖拯救一千多戶的福報吧。

浙江許氏四代登科者數十人

清朝浙江仁和縣許氏一族,四代登科者有數十人,官至尚書、侍郎者也有數人,世人皆推其爲世家大族。其家族有此福報,相傳是因爲他們的先祖許樂亭先生有陰德。

許樂亭在雍干時期爲申韓老手,即精通刑名法術的專家。他先是在陝甘兩省的一個縣城做刑幕,即處理司法訴訟的官員。剛就任時,恰好臬司衙門下文調取某個案子的案卷,在提交前,許樂亭檢查案卷,發現牽連者非常多。

臬司衙門平素以嚴苛著稱,許樂亭擔心很多人會被冤枉而死,就趁夜晚焚燒了該案卷,知道自己脫不了關係,亦投火自焚。其他人發覺來救火,許樂亭才得以活了下來,但雙手已徹底被毀。

後來,許家子孫先後中第,逐漸顯貴。在有一定積蓄後,許家購買橫河邊上的一處大宅院。此處宅院曾經鬧鬼,在許家搬入前,守宅者聽見有鬼說:「主人至矣,當避之。」自此,宅院不再鬧鬼。

有擅相術者說,住此宅主顯貴,但做官做不到宰相之位,得科名不能中狀元。果如其言,許家後人中以許文恪最爲有名,他以榜眼之名官至尚書。

何家公子做官背後有原因

晚清山東曹州有一位有很多田產的何姓富翁,他膝下三個兒子,長子舉孝廉,次子亦在諸生中拔萃,兩人都在河南作了候補縣令。他們在汴梁城營建大宅院,飲食也極爲講究,還常常宴請賓客。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何家這兩位公子並不擅長作文,偶有小作,也讓人有「弄獐伏獵」的感覺。

何家公子沒啥文采卻做了官,自然讓不少人很納悶。有知情者說,這大概是何老爺積了陰德。他們所在的州瀕臨汶水,有一年秋天發大水,很多居民家房屋田地被淹,人們扶老攜幼在官堤上避難。當時很多人沒有吃食,何老爺知曉後,就將剛剛收穫的穀物分發到各家糧店,還低調地派家丁到堤壩上煮粥賑濟災民。災民們靠着何家的賑濟,熬過了最初的三天,官府的賑濟才到。災民沒有一個人餓死,而何家儲糧盡空,自家也只能買米過活。

事後,官府詢問何老爺,他提供的那些糧食怎麼算,是捐贈還是借給災民?何老爺說悉數捐贈,而且也不要官府的嘉獎,因此,知道何老爺善行的人並不多。

過了沒多久,何家兩位公子先後中第爲官。

(參考數據:《洞靈小志》、《舊唐書》)△

(有刪減)

 
分享:
 
人氣:19,12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