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諫諍遭貶 "光榮"多次的范仲淹(圖)
 
陸文
 
范仲淹在被貶期間寵辱皆忘,但卻時時刻刻不忘貧苦人。

【人民報消息】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曾寫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的佳句,其中「寵辱皆忘」四字,堪稱夫子自謂的定評。事實上,他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一直將個人「寵辱」置之度外。 幹興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趙恆去世,年僅十三歲的仁宗趙禎即位,劉太后垂簾聽政。時至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仁宗本來可以親政了,但劉太后仍不願還政於仁宗,還打算在自己六十一歲壽辰時,讓仁宗親率文武百官爲她上壽。 范仲淹認爲,若如此則有損主威,有虧君體,於是他毅然上疏反對,還奏請劉太后「撤簾還政」於仁宗,不久便被貶爲河中府通判。他對此無怨無悔,臨離京時,他的一些朋友到郊外爲他餞行,一致說他爲伸張正義而遭貶,「此行極其光榮」。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劉太后死,宋仁宗親政,范仲淹被召回京,擔任右司諫。一日,郭皇后與尚美人起了爭執,仁宗勸阻,郭皇后因此誤傷了仁宗的頸部,仁宗大怒。宰相呂夷簡因與郭皇后有過私怨,便乘機慫恿仁宗廢黜郭皇后。 范仲淹得知後,先是上疏反對,繼而率御史和諫官到垂拱殿門前,伏奏皇后不應當廢。然後,又同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孔祖德等一起找到呂夷簡,詰問他:「大臣們對待帝后,應如同兒子對待父母;父母不和,理當勸諫,豈能順着父親把母親趕走?」然而,仁宗並未因此而改變主意,不但廢掉郭皇后,而且將范仲淹貶爲了睦州太守。當朋友們再次爲他餞行時,都說他「此行更加光榮」,他也頻頻點頭,愉快地接受了友人的讚許。 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任職國子監,權知開封府。他見宰相呂夷簡大權獨攬,任人唯親,搞得吏治十分腐敗,便繪製一幅《百官圖》進獻皇帝。圖中還標明了京官晉升情況,指出哪些是按規定正當晉升的,哪些是憑個人關係爬上去的。他奏請皇帝削弱呂夷簡的權力。 呂夷簡聞訊大怒,反告范仲淹越職言事,離間君臣。結果,皇帝又偏聽呂夷簡的讒言,將范仲淹貶爲饒州太守。此事引起強烈反響,朝中許多重臣都公開爲范仲淹抱不平。當范仲淹的朋友們再次爲他餞行時,又一致祝賀他「此行尤其光榮」,他也笑着答道:「仲淹我前後已經光榮三次了!」 此後,范仲淹爲了報國濟民,還繼續「光榮」過好幾次。其間,詩人梅堯臣爲表示對他的欽佩和關切,曾贈他一首《靈鳥賦》,將他喻爲靈鳥,並勸靈鳥「結爾舌兮鈐爾喙」(閉口不講話,以免再受貶)。范仲淹感激詩人的好意,卻沒有接受詩人的勸告,還在自己所作的《靈鳥賦》中表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不久,范仲淹又寫了《和謝希深學士見寄》詩,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態度。詩云: 天地久開泰,過言防結括。 誰憐多出處,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奪。 盡室得江行,君恩與全活。 回頭諫諍路,尚願無壅遏。 豈獨世所非,千載成迂闊。 詩的大意是在天下太平的的年代,話講太多了是應該少說。誰能理解我多次遭貶?自知原因與始末。我的心如盤石堅硬,可以擊碎,不可剝奪!滿朝之人皆隨大流而行,感謝皇上還讓我活着。回顧我諫諍的正直之道,仍希望以後言路通拓。我不怕今人評頭論足,後世講我迂闊。我爲民爲國,不願苟活;寧鳴而死,實在值得! 范仲淹在被貶期間寵辱皆忘,但卻時時刻刻不忘貧苦人。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遇到貧困者,他總是慷慨相助。他任越州(今浙江紹興)知州時得知一位貧寒小吏死於任所,留下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兒子,家貧如洗,無以爲生,想回老家而不得。立即「以俸錢百緡賙之」,並派老吏用船送他們母子三人回老家去。 (參考數據:《宋史》、《范文正公年譜》、《宋人軼事彙編卷八》)△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2/4/718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