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輪迴的奧祕 (圖)
 
2004年1月1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無論如何,總有一些特例出現,讓我們得以一窺有關人和動物之間輪迴的奧祕。

輪迴爲人的狗

在清朝餘樾所著的右臺仙館筆記裏,有這麼一則故事。

在江西玉山縣地方,有間叫水南寺的古廟,寺廟的住持叫月印,年約六十餘,是一位頗有德行的高僧,常常誦經修行,足不出戶。

月印養有一條狗,十多年了,頗有靈性,每當月印誦經時,一敲木魚,這條狗必定搖著尾巴前來聽經,廟中之人,不管僧俗,見此情形,莫不同感訝異。

後來,這條老狗忽然不知染上什麼癩病,皮毛脫落而且身有臭氣,但依然每日前來聽經如故,有一天,月印突然告訴他的徒弟說∶「這老狗染病頗令人討厭,你們把它拉出去殺了!」徒弟聽了,都驚訝萬分,莫知其意,但因月印平素莊嚴持重,弟子都不敢違逆,只好將狗叫出,但又不忍心殺它,只好暫時將它拘禁,不使前往聽經。

但過了三天,這隻老狗乘隙又偷跑出來聽經,月印看到不禁大驚失色,對他的徒弟說∶「你們沒有殺掉這條狗,可能因此壞事了!」於是趕緊命令他的徒弟,趕到某村某姓人家去探問,果然發現有一大腹便便的孕婦,生了三天還生不出來,生命垂危,連醫生也束手無策。

月印得知後,告訴他的徒弟說∶「你們不忍心殺狗,難道忍心殺這個婦人嗎?這條狗不死,婦人肚中胎兒就無法出生!」因此命令徒弟殺掉這條狗後,立刻再去某家探詢,果然,那位婦人已經生下一個男孩了,月印跟他的徒弟說∶「這條狗,因爲聽經得善果的緣故,將託生爲某家的孩子,以後會小有祿位,我可能看不到,你們或許可以做個見證。」

等這個小孩子年紀稍長,常常到廟裏來,而且每次都依依不捨的離去,月印常常摸著他的頭說∶「善哉!你果然不昧宿根,但因你還有小富貴未享,不適合留在這裏。」

等這個孩子長大後,果然做了小官,家中亦頗有積蓄,到了晚年時,就常常寄宿在廟中,並大力出資整修老舊傾圮的寺廟和供養廟中的和尚,後來活到七十餘歲才離世。

這個故事有一個有趣的重點,就是狗兒不死,則婦人肚中胎兒無法出生,這點從因緣觀的角度來看,是這隻狗和這婦人宿世有緣,此番註定來當她兒子,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讓我們迴歸到一個主題上,那就是一般常討論的∶靈魂何時入胎的問題。

有的觀點認爲在受精的那一剎那,靈魂就入胎了,不然胎兒就無法成長,有的認爲是在幾個月後,有的則認爲是在出生的那一刻,頗是衆說紛紜並無定論,但大部份都傾向支持在出生那一剎那才入胎的說法,大部份例證也都支持此說,就像前述狗兒投胎的故事。

但此說也有一個疑點,即是,如果靈魂是在出生那一剎那才投胎的話,那麼,之前沒有靈魂的投胎參與,胎兒是如何成長的?或胎兒與欲投胎靈魂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建立的?因爲按照一般的說法與見解,如果靈魂不入胎的話,將導致胎兒流產現象。

底下,有個真實的故事,或許可稍稍解答這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靈魂何時投胎?

阿迦曼尊者,是泰國一位得道高僧(已於一九四九年圓寂),這是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有一年,當尊者旅居在某個村落時,有一個受他感化很深的老婦人,來請教他有關她禪坐時發生的一個問題,她說她昨天晚上,當心思達到高度的專一時,她突然看到一條微細的線,從她自己的「心」中跑出去了,她感覺很詫異,因此決定跟隨著它,想知道這條「心線」究竟往何處去,結果她發現這條「心線」,竟然跑到她侄女的子宮裏去了。

等老婦人從禪定中出來,她感到極度的不安,因爲她知道她的侄女當時已懷孕一個多月了,因此她前來請教阿迦曼尊者,準備聽取他的忠告。

阿迦曼尊者閉起眼睛,沈思了一會,然後張開眼睛告訴她說,等下次她靜坐時,如果再看到那條「心線」跑出去時,必須要以極堅定不可動搖的決心「剪斷」它,如果她心意不夠堅決,死後必定「再生」於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爲她的子女,因爲她的心一直被她侄女所吸引著。

等兩天後,她高興的來拜見阿迦曼尊者說,當那條「心線」再度跑到侄女那裏時,當下她就以極堅定的決心剪斷它了,第二天晚上她再度靜坐時,她發現那條線已了無蹤跡了,奇異的是,當老婦人剪斷那條「心線」後,她的侄女就流產了。

尊者的弟子聽到這個奇異的事件後,很感困惑,就同來請教尊者,尊者告訴他們說,一個人的心意是非常微細而難以覺察的,如果沒有開發禪思,是很難去防護它的,這個老婦人因爲非常鍾愛她的侄女,以致潛意識的心意「溜出去」,即使她仍然還活著,但已爲她的來生準備了地方,如果她沒覺察或無法下定決心剪斷這個牽繫,那麼,她將註定投生於她侄女的子宮內,成爲她的女兒。

由這個故事發現,一個人雖然還沒死,但因爲「心力」的作用,不管是意識或潛意識的,都已和來生的去處有了聯繫,而對自己的「來生」產生了「形塑」的作用,也就是說,儘管我們每個人都還沒死,但我們也都同時在參與或決定我們來生的去處或樣貌,只是愈接近死亡,「心力」就愈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而已!

因此,靈魂什麼時候入胎,確實因人、因緣而定,並無什麼定規,因爲□使不入胎,靈魂和胎兒之間仍可產生某種聯繫的形塑作用。

曾經輪迴爲豬的人

在動物和人的相互輪迴中,在一般典籍中最常見到的,並不是人和狗,而是人和豬之間的輪迴,因爲在中國,豬是肉類的主要來源,因此生爲一隻豬,自然免不了被宰殺的命運,所以,投胎爲豬,不只是一種悲慘的宿命,還摻雜著因果報應的涵意在裏頭。

煮雲法師就曾講述過一個關於人豬輪迴,令人聞之聳然的故事。

他說在很久以前,他曾參加過一次法會,席間恰巧與一位董姓立法委員的太太同桌,閒談中得知,董姓夫婦雖然應酬繁忙,但自早年起即茹素,因此他好奇的問起緣由,董太太說,那是因爲她舅舅的緣故,她舅舅說他能記起多世前的事,並說他是豬來投胎的,而且還當了不只一世的豬,並且向她描述豬被宰殺的痛苦。

他說當豬被殺死後,痛苦並不就此結束,仍然對肉體有非常敏銳的感覺,當豬肉在□場被買回去後,凡是把豬肉剁得愈碎或煮的時間愈長,豬就愈痛苦,尤其是將豬肉做成火腿,須用鹽浸入皮肉內,還需經過日曬風吹等過程,其間所受的痛苦實非常人所能了解,更甚的是,此種痛苦必須等到人們完全把火腿吃完才結束,也就是說,一隻豬的痛苦不在死後結束,必須等到人們把所有的豬肉吃完了才結束!

他說他不知做了幾世豬了,數都數不清,每當想到曾爲豬時的痛苦,仍不免膽戰心驚,他說本來閻羅王還要判他這一世再做豬,他聽了嚇得趕快拔腿就跑,但判官很快的就抓起一把豬毛往他背後丟來,所以他今世背部仍有一撮豬毛,說完,並脫下衣服,以顯示他所言確實不虛。

董太太說,自從聽聞舅舅的故事後,兩夫婦從此即斷除一切肉食。

煮雲法師所敘述的這個故事,雖不是第一手資料,但可信度極高,而且頗發人深省,實不宜以一般故事等閒視之。

無獨有偶,有一個署名「既明」的作者,也曾在「中國佛教」月刊,講述一個他親見其人的故事。

他說,在一九三七年,當他旅居四川西昌的光福寺時,有一天清晨下山,欲入城辦事,山下有一湖,要入城須先乘船渡湖,當時同船者十餘人,其中有三、四個牧童,年約十一、二歲,他發現當中有一牧童,總把手插入腰中,以衣服覆蓋,好像怕別人看見,開始時他並未特別予以注意,然而不久後,另一個頑皮的牧童突然將那牧童的手拉出,結果牧童的那隻手,竟然是一隻帶毛的豬蹄,當時同船看到的人,鹹感震驚。

此時,旁邊一個同船的當地老者向他解釋說,這個牧童能記起前三世之事,據牧童說,他前三世都轉生爲豬,當被殺死後,掛在街頭出售時,每割一刀,都感覺痛徹肺腑,直到完全出售後,魂識才能脫離再度轉生,他記得前兩世都是如此。

但在前世,當被宰殺後襬在□街販售時,過了很久仍未能賣完,當最後僅剩一蹄時,他感覺痛苦得實在無法忍受了,因此猛然用力一掙扎,這時魂識突然脫離豬蹄而投胎,雖然幸得人身,但因剩一蹄的「業債」還未還清,所以累及今生,猶留一蹄以示人。

和前例一樣,這個人豬的輪迴故事,仍然令人聞之驚駭!

哲學家休謨說,動物在很多方面都很像人,所以我們自然不能說,只允許人類有靈魂,而不允許動物也具有所謂的靈魂,休謨的說法不僅合邏輯,也可同理推廣爲,如果人類可以有輪迴,當然動物也可以有輪迴,既然人和動物都可以有輪迴,那麼,人和動物之間會互相輪迴,也是極其合邏輯的事了!

你相信嗎?如果你有輪迴的義理,非常的幽微與深奧,雖然現今的科學界仍在信與不信間打轉,但我們深信,有更多的真相和祕密,將會在嚴謹的學術方法檢驗和探索下,被慢慢揭露出來。


********************************************

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圖釋
天道──行善及有修行的人轉世的地方,受福報。天道不是修行的地方,因爲福報大,沒有什麼痛苦,天人容易溺於玩樂而懶惰,所以不修行,天上修行因爲沒有什麼考驗,必須修很久。天人福報盡後,根據他的因果轉生他界。

人道──半善半惡的世界,人們根據自身的因果和努力決定一生的起落。 人道乃是六道中最好修行的地方,因爲世界上的痛苦提醒人們去修行,真正的修行人必須面對邪惡的考驗,能經過考驗就能得道。得道之人,可自決生死,若能進入四聖道,就可避免輪迴之苦。

阿修羅道──充滿衝突及糾紛的世界,阿修羅像神有法力,不過沒有神的福報。他們的嫉妒心及驕慢心造成衝突及糾紛。若修行人不修心而有嫉妒心,驕慢心,就可能轉生於此界。

畜生道──慾望及疑妄所控制的世界,畜生道乃懲罰爲惡,犯邪淫及疑妄罪的衆生。轉生爲畜生後,互相行刑(殺害),繼續墮落,非常難離開。

餓鬼道──懲罰非常自私的衆生,餓鬼道的衆生因前世自私而不肯施捨救他人,死後轉世入餓鬼道受飢渴的折磨。

地獄道──懲罰殘酷的衆生,受諸種酷刑,懲罰終盡以後,轉生餓鬼,諸世之後,方得轉生爲畜生。

諸善奉行,諸惡莫作,若墮落進入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痛苦非常,脫離困難。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已是百年身。

摘自 (看中國)

 
分享:
 
人氣:30,50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