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歷史的抉擇(三)──生死攸關的時刻
 
章天亮
 
【人民報消息】按:歷史是嚴肅的!正邪不分,姑息和縱容邪惡,甚至「與狼共舞」,代價是慘重的……

(接前文)

三、正邪之間沒有中立

在此,我們有必要講一講法國是如何淪陷的。衆所周知,法國在與德國交界的邊境上修築了一條長度將近400公里的「馬其諾防線」,其堅固的程度足以抵禦坦克和重型火炮的進攻。當時,英國和法國的估計是,如果希特勒進攻法國,繞過瑞士入侵法國和直接突破德法邊境上的馬其諾防線正面進攻,這兩套方案在實施上都有困難,而剩下的唯一辦法就是佔領荷蘭和比利時,從法國北面繞過防線。

這時,比利時的態度就至關重要了。丘吉爾在《二戰回憶錄》中說「1940年1月10日,德國第七空軍師的1名少校參謀奉命攜帶若干文件前往科隆的總司令部。由於錯過了火車,他決定飛行。但他的飛機飛過了目的地,在比利時境內被迫降落。比利時部隊將他逮捕,沒收了他的文件。這些文件包括希特勒所決定的侵略比利時、荷蘭和法國的全部計劃。」如果比利時願意,英法兩國是可以派出軍隊幫助它進行防守的。但是比利時卻在如此生死攸關的時刻採取了消極觀望的態度,一廂情願地認爲希特勒可能會因爲它保持「中立」而放過它。德軍的飛機坦克證明了比利時這種想法的幼稚,1940年5月9日到10日的夜間,以大規模空襲飛機場、交通線、指揮中心和軍火庫爲前奏,在沒有絲毫藉口或警告的情況下,德軍又向荷蘭和比利時發動了閃電戰。5月28日比利時向德國投降。德軍很快就在比利時與法國交界的色當撕開了法軍的防禦線迅速南下,繞到馬其諾防線的背後,6月14日德軍佔領了巴黎。

今天我們回顧這段二戰中不成爲主流的歷史進程,並非要爲希特勒開脫罪責,然而英法兩國從一開始對納粹採取的綏靖政策,以及蘇共與納粹的沆瀣一氣無疑成了希特勒發動戰爭的必要條件。而這些國家一直等到大禍臨頭的時候才完全清醒過來,可是爲時已晚,他們曾經佔有的巨大軍事優勢在姑息、妥協和同流合污中迅速瓦解,面對他們的是強大的敵人和前所未有的困境。在縱容邪惡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利益在戰爭的一開始就付諸東流。丘吉爾說:「如果你在無需流血就能輕易獲勝的時候不願爲正義而戰,如果你在穩操勝券不必花太大代價的時候不願戰鬥,那麼有一天你就只好在極不利的形勢下、在只有一線希望的時候被迫戰鬥。甚至還可能有更糟糕的情況。你可能會在毫無取勝希望的時候不得不奮起戰鬥,因爲戰死沙場總比活着當奴隸強。」

(待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9/6/2287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