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中國的勃列日涅夫?
 
【人民報消息】歷史是充滿謎團的。近期許多人在追尋一個政治謎團的謎底:中共十六大當前,江澤民何去何從?何所抉擇?全退?半退?不退?不退在先、半退其後?……這是一個在今秋之前很難猜透的謎,相信連今天的江澤民自己也不易破解。因爲江的去留問題,決定於三個同樣份量的因素:

一、江的意欲;二、黨內鬥爭;三、時勢變量。

江的政治意欲如何,需要作一些分析。不過在國際上有關的議論評析中,對江的定性五花八門:左派,中間派,中間偏左派,保守派,頑固派,毛派,鄧派,法西斯,希特勒……,到了三個代表論和七一講話一出臺,又有人懷疑江澤民變成了戈爾巴喬夫。究竟怎樣的評價才貼近真實?

從一個俄羅斯的笑話可能得到一點啓發,這個笑話說: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同坐在寫着「共產主義」幾個大字的火車包廂裏,可是火車停在原地不動。工人們修理了半天還是開不走。斯大林下令,「把所有修車工人統統槍斃!」人人吃了子彈,火車仍然動不了。斯大林死了,赫魯曉夫下了一道命令:「給所有人統統恢復名譽!」名譽倒是恢復了,車仍動彈不得。於是把老赫趕下臺,接班的勃列日涅夫下了一道命令:「把車窗窗簾拉下來,裝作我們在前進的樣子!」如果把斯、赫、勃三人換作毛、鄧、江,是否貼切?

如果把鄧看作是「中國的赫魯曉夫」,可能說對了百分之四十,是稍爲抬舉了鄧;那麼:江澤民是不是「中國的勃列日涅夫」?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有一句常常被人引用的名言: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將江澤民和勃列日涅夫對比一下,人們便會發現,這兩個人「驚人的相似之處」不少。

年齡和權力

勃列日涅夫 76歲(1906-1982)集黨(總書記)、政(最高蘇維埃主席)、軍(國防委員會)大權於一身。

江澤民 76歲(1926- ) 集黨(總書記)、政(國家主席)、軍(兩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大權於一身。

對黨貢獻

勃列日涅夫:比不上斯、赫。被學者稱爲「才能與他所佔的職位顯然不相稱」的人。

江澤民:比不上毛、鄧,除了工於心計,被評爲政治庸才。

表徵品格

勃列日涅夫:1.在衣着打扮上很會下功夫。德國《鏡報》週刊稱之爲「風度最瀟灑的蘇聯領導人」。美國《哈潑斯》雜誌評爲「最上鏡、衣着最得體的政治家」。他的眉毛之帥,名滿國際,原來是克宮理髮師的傑作。2.喜歡賣弄「藝術才華」,他的朋友、著名導演卡爾門說過,他在飲宴場合喜歡寫詩,有時通電話時也念出他的詩作。他以他的作品《復興》、《處女地》、《小天地》以及他的游泳、駕車、打獵本領自炫。3.虛榮心特別重。他喜歡周「訪」列國,到處炫耀自己做「外交明星」。訪問波恩時還和德國人說幾句德語。基辛格寫過:在莫斯科,勃向客人介紹他的別墅時,滿臉自豪,問這座別墅在美國值多少錢,基辛格隨便說,值四十萬美元吧,勃的臉沉下來,基的助手知趣地補充:值二百萬美元,「勃列日涅夫的情緒才恢復正常」。

江澤民:1.愛穿得整齊筆挺,時刻不忘整理儀容,特別重視他自己的髮式。他不止一次在人(包括外國元首)面前拿出梳子梳頭。2.喜歡表現多元「藝術修養」,慣於當衆唱唱歌拉拉二胡……還寫詩填詞。1999年,江到奧地利勝地薩爾茨堡訪問,在參觀莫扎特故居時,得意忘形地在不開放的莫扎特的古鋼琴上彈奏起來。他喜歡讓他的各種表演照片和泳裝照登在黨報上。3.喜歡出訪世界各國,做國際明星。有時講點洋話,以此自豪。2000年在香港教訓香港記者時說:「我感覺你們新聞界還要學習,你們畢竟還too young。明白這個意思嗎?我告訴你們,我是身經百戰啦!見得多了!西方哪一國家我沒有去過?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CBS記者),那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裏去啦!我跟他談笑風生!」

排除異己

勃列日涅夫:一上臺就黨同伐異,政治局和書記處中與他有不同意見的人逐漸被撤換。他身邊周圍的,除三、兩個人之外,都是對之唯唯諾諾和阿謏曲從之輩。俄國作家索爾‧舒爾曼:「他(勃)往往有理虧心虛的時候,使他產生一種病態的嫉妒心,誰哪怕在某個方面超過他,誰就會成爲他的眼中釘。」連打獵時比他獵物多而又當衆自炫的同志,「過不了幾天就會被遠謫邊遠地區」。只有一個對他不敬的人是他奈何不得的,就是克里姆林宮醫院院長恰佐夫。院長知道他和一位年輕漂亮的女護士有婚外情時曾給予勸告,雖然無效,但未捱整,只是被警告「不許碰她(護士)!」

江澤民:江對黨內瞧他不起或對他的地位有所挑戰、有所威脅的人,一概打壓。陳希同當市長時的北京,有「陳希同王國」之稱,江把陳打入牢房,固然因爲陳的腐敗問題,但更主要的是江對陳目無江總的態度恨之入骨,整陳時連整個北京領導班子也大換班。更突出的排除和壓制異己的事件有五,一是打壓楊家將,二是繼續軟禁趙紫陽,三是逼走喬石,四是壓制胡啓立、田紀雲,五是冷待曾被鄧小平點名任總書記的李瑞環。打壓這些人的主要原因是:一、資格比他老;二、能力比他強;三、傾向比他好;四、民望比他高。

任人唯親(親指親信、親人)

勃列日涅夫:1.執政後一批來自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人聚集在他的身邊,西方媒體稱之爲「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幫」。這些人不是勃的舊同事、舊部下,就是舊同學(冶金學院),這個「第幫」中的六、七人,是勃一手任命的部長級以上的高官,成爲他的死黨和助手。2.勃列日涅夫有一子一女,其女嫁了一位民警中校,這位中校一做了駙馬就扶搖直上,連升三級,不久更擢升爲將軍,當上內政部第一副部長。勃戀上有夫之婦,作了權色交易,護士的丈夫原是空軍大尉,「夫憑妻貴」,一下子直升至上校。勃子尤里,在父蔭之下飛黃騰達,當上了被稱爲「肥缺」的外貿部副部長。

江澤民:1.在黨政軍系統中,把一大批舊同事、舊部下(主要是任上海市長、上海市委書記時的)和一些老幹部子女提拔到中央機關工作,安排入政治局、書記處、組織部和國務院,較突出的人物是曾慶紅(江力圖捧曾進政治局常委會)、賈慶林、吳邦國、吳官正、黃菊、李長春等等,其中一些人被統稱「上海幫」。江還正在讓其嫡系進入省市黨政系統。2.江的兒子江綿恆雖然獲得美國高等學校的博士學位,卻沒有什幺科學成就和行政經驗,單憑老子的政治權威,一下子就當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而且從事和信息技術有關的商業活動,控制或操縱多家(有說是數十家)技術公司。

箝制輿論

勃列日涅夫:言論出版自由遭受嚴格限制。「在意識形態的種種問題上,他(勃列日涅夫)是一個死硬派,正像一位記者描寫的那樣,他是一個鋼牙鐵骨、卻又帶着雪白手套的人。」這是俄國作家舒爾曼的描述。勃列日涅夫箝制下的輿論和斯大林時代是差不多的,比赫魯曉夫時代卻是「保守倒退時期」、「封凍時代」,也是反對「非斯大林化」和「半恢復斯大林名譽」的時期。政壇上社會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聲音都不能見報。1969年1月莫斯科發生了一起暗殺勃列日涅夫事件,1982年9月發生了因企圖逮捕政敵、克格勃頭子安德羅波夫而引起警察車隊與克格勃守衛人員槍戰半小時的事件,由於報紙不能報道,蘇聯人對實情一無所知。由此可知蘇聯人民既沒有言論自由,也沒有知情權。

江澤民:對意識形態和輿論抓得很緊。1997年修訂了《刑法》,確立了「危害國家安全罪」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嚴重破壞言論自由。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公佈的報告中,中國一再被列爲世界上新聞最不自由的國家之一。禁止出版和銷售的書刊是數不勝數的,連將聖經自境外運入大陸也遭受刑處。2001年12月6日著名保守的《北京晚報》因刊登了一篇對一些不人道的私人企業主在邏輯上可歸入「先進生產力代表」的觀點表示異議的雜文被指諷江,印出的五千份報紙被銷燬。同月中旬,共青團機關報《中國青年報》連載對中國經政改革有建設性的美籍華人文章,中途被腰斬,這情況在毛、鄧時代是罕見的。

迫害無辜

勃列日涅夫:開展了迫害持不同政見者的運動。作家亞尼亞夫斯基和丹尼埃爾都因爲發表自己的著作而身囹圄。索爾仁尼琴被驅逐出境。對現代卓越的科學家薩哈羅夫院士進行空前粗暴和野蠻的迫害,將他無限期流放到對外國人不開放的高爾基市……摩爾達維亞的集中營裏關滿了持不同政見者。「公開地大搞所謂『精神病院』,裏面關的都是『基於異端思想的精神分裂症者』—這是令全世界醫學界咋舌的診斷。」—俄國作家舒爾曼。

江澤民:不叫運動的迫害持不同政見者的行動從未休止。用各種方式公開表達民主訴求和政改思想的人士或被監控,或被投獄。大批知識分子包括作家、學者、教授、記者等被迫流亡海外。根據「無疆界記者」組織的一項報告,中國是全世界囚禁新聞記者人數排第二位的國家(首位是緬甸,第一、二名只有一人之差)。突出的無辜受害者是法輪功練功者,他們面對的是逮捕、暴力、拘禁、坐牢、重刑、死亡。在法輪功被宣佈爲「邪教」後,受迫害的程度有增無已。

自我神化

勃列日涅夫:推行「非赫魯曉夫化」,提出「發達社會主義」理論,並將此提法寫入1977的蘇聯新憲法。宣傳這一理論成爲蘇共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心任務,傳媒吹噓爲「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他歌頌的調門越來越高。他的名字在報刊上出現的次數遠遠超過了列寧。1981年在基輔揭幕的二戰英雄紀念碑,勃列日涅夫名列榜首,斯大林的名字排在難於找到的下面。

江澤民: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論被誇爲「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的理論。江多次在黨政重要會議上聲言:「學習好『三個代表』理論是對幹部的政治考覈」。黨內從中央委員起層層都要學「三個代表」論。抗拒者不得升級,開除黨籍。這個理論被提升爲「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思想在新世紀發展的理論」。黨內「反對派」認爲這是江搞個人崇拜、超越毛鄧的舉動。

由於江、勃所處的時代不同,黨情不同,國情不同,世情不同,兩人不可能表表裏裏、方方面面都像是出自同一個模子的。不過,從上表所列兩人的對照中可以看到,江澤民應當可以說是「中國的勃列日涅夫」了。

現在的問題是:勃列日涅夫直到1976年因心臟病「猝死」在病榻上,直到1981年慶祝75大壽時面部肌肉 緊、說話前言不搭後語的時候,直到1982年11月10日早上8點30分最後一次走進辦公室之前,對他手中的大權還是緊握不放,在這一點上,江澤民是不是亦步亦趨,正在走出一箇中國的勃列日涅夫的江澤民來?

資料來源《爭鳴》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2/7/1891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