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大陸公廁奇缺──蘭州平均九千人共用一公廁
 
【人民報消息】最近,部分蘭州市民打電話到新聞熱線,呼籲多建一些公廁。據了解,近年來,蘭州公廁奇缺,只有208座,平均每9100多位市民才擁有一座公廁。而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規定,城市人口一般在2500人左右、城市範圍在500米輻射周徑內,就該有一座公廁。

  蘭州的公廁不但少,而且一般比較「隱蔽」、簡陋。例如,在街頭,常能見到一個接一個的「公廁向前」指示牌,有名的食品街農民巷長5000多米,只在街頭偏僻處設了一處公廁。經常有市民抱怨,上街最怕找廁所。一位司機師傅說,他在夏天幾乎就不敢多喝水,因爲要找一個既能停車,又能方便的地方實在太難。有一次,他爲找公廁,差點轉遍了半個城。

  爲何蘭州市民如廁難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呢?蘭州市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永忠向記者解釋,如廁難的問題在蘭州已有好幾年了,新聞媒體、人大代表都呼籲過,但就是得不到緩解。建公廁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選址難,城市規劃部門在現有的規劃中沒有將公廁的位置列進去,導致主管部門多次在選址時碰壁,能落實下來的很少。很多人雖然急需廁所,卻又不願將廁所建在自家門前。其中有馬路小販,也有豪華氣派的大商戶,他們寧願花巨資建商品房,也不願建公廁。二是投資難,近年來,蘭州幾乎沒有得到過公廁修建費,管理部門無米下炊,只能幹著急。

  李主任說,我們也多次接到過要求加緊多修公廁的電話。按理說,修建公廁是項社會公益事業,該由政府來投資修建,其他城市也有這個政策。但近幾年公廁也在走向市場,前不久有幾家大型企業提出申請,要求投資。他們請政府選點,剩下的問題由他們解決。爲此,主管部門決定抓住這一機會,發展蘭州公廁。但沒想到,我們按「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提交的公廁建設請示報告,卻遲遲不見任何批示。

  上級部門爲何不作批示?蘭州市建委宋副主任說,這個請示不能批,那些大型企業想建流動公廁,這是一種城市倒退的標誌。他認爲,蘭州公廁少,主要問題還是出在了城市規劃方面。農民蓋房子時都要考慮留個位置給廁所,我們爲何想不到?這是個社會性問題,應該引起社會方方面面的重視。

  另據蘭州市城市管理辦公室李主任介紹,近年來蘭州不但沒有修公廁,還拆除了10多個主要公共場所的公廁。公廁的再建要比初建更難,有些大型商場拆除公廁時保證得很好,一旦拆了後就變了卦。對他們來說,好像再建一個公廁要比建層樓還難。

  如何解決蘭州公廁緊缺的現象?李主任認爲,這也不是件太難的事,只要有關部門一紙令下,規定該建公廁的施工單位若不按規劃建公廁,就不能開工!

  蘭州正在建設新的旅遊景觀──蘭州外灘風景線,據了解,目前已建成20多公里。每當夜幕降臨,其景色之瑰麗足以醉人。但細一打聽,偌長的風景線上,僅建有9個公廁。有市民寫信反映道,聽說北京公廁都在定星級了,不管濱河路有多美,還是在蘭州多建一些公廁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4/1422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