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大陆公厕奇缺──兰州平均九千人共用一公厕
 
【人民报消息】最近,部分兰州市民打电话到新闻热线,呼吁多建一些公厕。据了解,近年来,兰州公厕奇缺,只有208座,平均每9100多位市民才拥有一座公厕。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城市人口一般在2500人左右、城市范围在500米辐射周径内,就该有一座公厕。

  兰州的公厕不但少,而且一般比较“隐蔽”、简陋。例如,在街头,常能见到一个接一个的“公厕向前”指示牌,有名的食品街农民巷长5000多米,只在街头偏僻处设了一处公厕。经常有市民抱怨,上街最怕找厕所。一位司机师傅说,他在夏天几乎就不敢多喝水,因为要找一个既能停车,又能方便的地方实在太难。有一次,他为找公厕,差点转遍了半个城。

  为何兰州市民如厕难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呢?兰州市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永忠向记者解释,如厕难的问题在兰州已有好几年了,新闻媒体、人大代表都呼吁过,但就是得不到缓解。建公厕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址难,城市规划部门在现有的规划中没有将公厕的位置列进去,导致主管部门多次在选址时碰壁,能落实下来的很少。很多人虽然急需厕所,却又不愿将厕所建在自家门前。其中有马路小贩,也有豪华气派的大商户,他们宁愿花巨资建商品房,也不愿建公厕。二是投资难,近年来,兰州几乎没有得到过公厕修建费,管理部门无米下炊,只能干著急。

  李主任说,我们也多次接到过要求加紧多修公厕的电话。按理说,修建公厕是项社会公益事业,该由政府来投资修建,其他城市也有这个政策。但近几年公厕也在走向市场,前不久有几家大型企业提出申请,要求投资。他们请政府选点,剩下的问题由他们解决。为此,主管部门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发展兰州公厕。但没想到,我们按“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提交的公厕建设请示报告,却迟迟不见任何批示。

  上级部门为何不作批示?兰州市建委宋副主任说,这个请示不能批,那些大型企业想建流动公厕,这是一种城市倒退的标志。他认为,兰州公厕少,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城市规划方面。农民盖房子时都要考虑留个位置给厕所,我们为何想不到?这是个社会性问题,应该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

  另据兰州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李主任介绍,近年来兰州不但没有修公厕,还拆除了10多个主要公共场所的公厕。公厕的再建要比初建更难,有些大型商场拆除公厕时保证得很好,一旦拆了后就变了卦。对他们来说,好像再建一个公厕要比建层楼还难。

  如何解决兰州公厕紧缺的现象?李主任认为,这也不是件太难的事,只要有关部门一纸令下,规定该建公厕的施工单位若不按规划建公厕,就不能开工!

  兰州正在建设新的旅游景观──兰州外滩风景线,据了解,目前已建成20多公里。每当夜幕降临,其景色之瑰丽足以醉人。但细一打听,偌长的风景线上,仅建有9个公厕。有市民写信反映道,听说北京公厕都在定星级了,不管滨河路有多美,还是在兰州多建一些公厕吧。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4/1422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