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前苏联隐瞒70多年的末代沙皇下落之迷终于揭晓 (五之二)
 
RudolphChe Chelminski
 
【人民报消息】(续前)

凌晨三时左右,卡车载着可怕的「货物」,向市西的树林驶去。尤洛夫斯基的部下奉命须秘密地迅速埋掉尸体。

十四年后,格利.里亚波夫在莫斯科出生。他是红军军官的儿子,由于自幼所受灌输的思想,一直认为未代沙皇「残暴的尼古拉斯」满手血腥,受清算是罪有应得的。

里亚波夫在莫斯科法律研究所完成学业后,进入内政部任职调查员,后来于一九六二年辞职,改行以撰写电视剧本和小说谋生,他在莫斯科体制中似乎过得很惬意。

一九六七年庆祝车命五十周年纪念的时候,他读到一篇文章,叙述罗曼诺夫皇朝三百年历史如何在那个血腥的夜晚终结。那篇文章使里亚波夫看到了一个明显的事实:那些惨被屠杀的也是人─一位母亲,一位父亲,以及他们的亲爱儿女。但他设法把这种想法抛到脑后。

他努力工作,事业蒸蒸日上,由他创作的歌颂民兵的电视连续剧大受欢迎,使他成了苏联的知名人物,并赢得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兼内政部长尼古拉.雪罗柯夫将军的敬重。雪罗柯夫也是党总书记布列兹涅夫的朋友。

一九七六年的八月,里亚波夫准备前往艾卡特林堡─这时已易名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拍摄他为颂扬当地高级军官而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出发前几天,他奉召到雪罗柯夫的办公室。起先将军只谈着那出连续剧,几分钟后里亚波夫站起来想告辞时,他突然转变话题:

「不久前我去过伊巴提耶夫的那幢石屋,想知道尼古拉斯一家人在哪里被杀,非常……有趣。」里亚波夫知道,所谓「有趣」,意思就是「重要」。

「你应该去看看那个地窖,事情就是在那里发生的,」将军说。在前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千五百公里的两天火车旅程中,里亚波夫一直在推敲雪罗柯夫那句话的弦外之音。

几天后一个闷热的早上,里亚波夫去参观那幢石屋。石屋已由市教育局接管,用作教师培训中心。有个年轻职员带他到处观看。木地板擦得光滑整洁,墙壁和天花板重新油漆过好几次。可是不管走到哪里,翠亚波夫都感觉到浓厚的历史气息。门的把手、壁炉和窗门窗台都是原物,里亚波夫盯着它们看得出神,心想:「沙皇一家人一定看见过并摸过这些东西。」

走下地窖的时候,他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跨过灰色混凝土房间的门槛之后,里亚波夫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一九一八年七月十六日那个夜晚。他头晕目眩,彷佛听到一些声音隔着年代向他呼喊。顷刻之间,他明白为什么雪罗柯夫坚持要他到这里来。他心想:「他一定也听见过这些声音。」

就在这一刻,一个坚强的信念在里亚波夫的内心形成了:杀害沙皇全家的罪行实在是俄罗斯人的污点和包袱。他认为,减轻罪行的办法也许就是去寻找死难者的遗骸,给他们适当的安息之所。

(未完待续)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8/1688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