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大陸「假貨」防不勝防,深圳冒出騙人行當「婚託」
 
【人民報訊】大紀元27日訊,大陸的打假,除了打假貨物商品之外,看樣子要打到「人」的頭上來了。瞧,在騙人的行業裏,多了「婚託」這一行當。聽了都叫人摸不着頭腦。請看以下報導:

深圳張先生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某婚姻介紹所爲一位離異從商女士所登的徵婚廣告,覺得自己的條件還能符合要求,便按圖索驥,找到了這家位於火車站附近聯華大廈的婚姻介紹所,先交了50塊錢的登記費,在婚介所安排見面前又交了398元的見面費。然而,第一次的見面僅僅10分鐘,那位「誠覓風雨人生路上另一半」的女士便推說有事結束了見面。類似這樣的「見面」在這家婚介所的安排下一共進行了三次,都是不到10分鐘便匆匆收場。

「那位女士如同專業演員。」幾個「回合」下來,張先生得出了這樣的評論,「一次說她是某房產公司的副總,一次則變成了某地產公司的副總,第三次又莫明其妙地變成了某酒樓的副總。一次一個樣。廣告中吹得跟天仙下凡似的,其實哪有這些人,全都是騙人的鬼話!」張先生所遭遇的便是行內人所稱的「婚託」。

「婚託」自爆內幕
如今,在婚姻介紹這個行當中,「婚託」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祕密。每當有新的「婚介」所開張,就會有大批「婚託」上門自薦。「婚託」們在留下自己的基本情況如年齡、從事「婚託」多長時間、曾在哪些婚介所幹過後,便留下聯繫方式回去靜等「開工」。

採訪中,一位執意不願將姓名公開、曾做過「婚託」的小姐向我們描述了這個畸性的職業:

▲任務:扮應徵者騙取見面費
在如今的一些非法婚介機構中,「婚託」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她)們如同一個個臨時演員,在婚介所用天花亂墜的廣告將一些善良的人騙進門之後,「婚託」的作用就是扮演廣告上那些角色,從而騙得那些前來徵婚者從兜中掏出的「見面費」。「婚託」的收入就是「見面費」的提成。

▲行規:見面不超過10分鐘
這個畸形行業也是有所謂的「行規」的。例如,要隨傳隨到,在行業內部,「婚託」就叫「救火員」,有些救場如救火的意味;只要客人交了錢,不管是瘸子還是瞎子都要去應付,但見面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見過面後,徵婚者第一次打電話來必須要接,還得敷衍幾句,但第二次電話就必須要和對方有個了斷,比如說「我覺得我們不合適,我也忙,以後不必再聯繫了」之類;還有,「婚託」絕不允許假戲真做,與徵婚者發生感情。此外,還有些不成文的規定,例如女「婚託」在見面時要儘量裝作沉靜靦腆的模樣,少說多聽,因爲怕女人嘮叨說漏嘴;男「婚託」則要裝出一副侃侃而談學識淵博的樣子,因爲女性比較敏感,以免場面太尷尬引起對方對你身份的懷疑。

▲脫身:一個電話金蟬脫殼
在見面過程中,爲了讓「婚託」能順利脫身,婚介所也挖空心思裝得煞有介事。當「婚託」與徵婚者見面快10分鐘的時候,婚介所的小姐就會打「婚託」的電話,如果「婚託」扮演的是進出口貿易公司的老總,她們就會說,那批貨在海關被扣了,要你趕快回來處理。「婚託」此時便會心領神會地說:「怎麼回事嘛?這麼點事情都處理不好。好好好,我馬上回來。」如果「婚託」裝的是酒店的老闆,電話那頭就會佯稱,稅務或工商又來檢查了,你趕快回來吧!「婚託」則會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說:「前幾天不是剛來查過嗎。怎麼又來了?唉,行行,我這就回來。」如此這般,便天衣無縫地金蟬脫殼。

▲收入:好的「婚託」月入過萬
「婚託」是一個高收入的行當,好的「婚託」月收入過萬,低的也不下四五千。「婚託」的提成方法大至是按接待徵婚者數量的多少而定。若對方只交200元(即一半見面費),「婚託」得30元,稱爲做個「半單」;若對方交足了「見面費」(現在行情一般是400塊左右),則是做了個「滿單」,「婚託」得50元;如果在與「半單」者見面後能讓徵婚者交足款項變成「滿單」則「婚託」要得60元。如果對方是港客,收了600元,則稱爲做了個「港單」,「婚託」可分得100元。一個「婚託」一天平均最少都要接待四到五個徵婚者,據稱,曾有「婚託」一天接下了近20個「滿單」。而且「婚託」們一般不會在一家婚介所從一而終,他們大多在多家婚介所掛名以便廣開財源,這就是爲何一些徵婚者在見面過程中,對方傳呼機總是不停地響的原因。

▲狀態:假名太多記不起真名
利益的驅使,令一些本應高尚的婚姻介紹所演變成了小丑的舞臺,而那些如同孫悟空般會七十二變的「婚託」們在將錢裝入袋中的同時,內心中卻要承受着道德與良心的雙重夾擊。上述那位爲我們揭開「婚託」神祕面紗的小姐就坦言:「錢是來得容易,但心裏真的是不怎麼踏實。誰都明白,這是在昧着良心騙人家的錢,幹得長了,走在街上都怕被別人認出來。爲了騙人,我們在不同的婚介所用的是不同的名字。名字一多,有時爲要想起自己的假名竟記不起自己的真名。這位小姐還說:「我不幹了,就是不想再偷偷摸摸地做人。」

婚介所只有兩成正宗
深圳的第一家婚姻介紹所成立於1984年。到目前爲止,深圳有合法手續的婚介所也僅僅只有21家。然而,記者從民政部門獲悉,深圳市目前有超過100家機構在從事婚介業務。這當中,絕大多數是一些所謂的家政公司或信息諮詢公司超範圍或無照經營。即使是一些有合法手續的家政公司,也普遍存在跨地區經營、出租證照、轉包經營等違規行爲。

據統計,有關婚姻介紹機構欺詐方面的投訴已成爲近期投訴的熱點,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10月份,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投訴熱線共接到婚介欺詐投訴21宗,11月份則上升到34宗,進入12月份,這樣的投訴更是每天都有好幾宗。

據悉,深圳從12月20日起至30日,民政、公安、工商、稅務等多個部門聯合開展對深圳市婚介機構的清理整頓行動。(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8/886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