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血」一樣的海潮衝破最後一道防線
 
【人民報訊】日前,中科院院士沈韞芬對我國水污染狀況發出警告。

  沈韞芬說,海洋中產生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記載,主要是鞭毛藻類和鞭毛原生動物過度繁殖,使淺藍色的海水變成紅色、橙色、黃色或褐色,生物學家稱之爲赤潮。引起海水變色的赤潮有300種左右,其中約70種能產生毒素。由於污染日益加重的原因,加之這類生物繁殖甚快,海洋中大面積地發生赤潮,直接危害了海洋生物的生存,並通過食物鏈殃及人類。這種赤潮被稱爲有毒赤潮,是當今赤潮災害的主流。

  本世紀六十年代前,我國海域內很少見到赤潮,現在,赤潮不僅次數頻繁,面積遼闊,而且時間拉長。以1998年爲例,共計發生赤潮22次,使水產養殖的魚、蝦和貝類大量死亡,經濟損失達10億元。2000年5月,浙江省舟山海域出現大面積的赤潮,竟綿延80公里,達7000平方公里,成爲九十年代以來我國近海海域最大一次赤潮。

  人類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物質無論來自大氣,還是來自土壤,最終將歸爲水污染。由於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再加上管理上的問題,沿江城市都把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和長江當作不花錢的垃圾場。

  以長江流域爲例,在廢污水排放中,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分別佔75%和25%,流域涉及的18個省、市和自治區中,四川、湖北、湖南、江蘇、上海和江西6省、市的廢污水排放量佔流域總量的84.6%,是廢污水的主要產生地。主要污染物爲懸浮物、有機物、石油類、揮發酚、氰化物、硫化物、汞、鎘、鉻、鉛、砷等。在21個幹流城市中,上海市排放的廢污水量佔21個城市排放總量的30.7%,武漢市佔18.10%,南京市佔15.8%,重慶市佔8.8%;四大城市合佔73.4%,是長江最主要的污染源。由於污染嚴重,在長江岸邊形成許多污染帶,在幹流21個城市中,重慶、岳陽、武漢、南京、鎮江、上海6城市累計污染帶長度佔長江干流污染帶總長的73%。

  這一條條的污染帶衝向大海,引起中國沿海一片片赤潮。再加上沿海地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人口急劇增加,大量廢污水直接排海,簡單地說,全國產生的污染都往海里倒,已衝破了最後一道防線———沿海。如再不制止污染,今後赤潮有向遠海擴展的趨勢,其後果不堪設想。

  淡水江、湖中出現的「水華」和海洋中出現的「赤潮」災害,都是由單細胞的原核生物(藍細菌)和真核生物(藻類、原生動物)在富營養化的環境中過度繁殖而發生的。可以說,淡水中的「水華」不能制止,海水中的「赤潮」也無寧日。因爲總的根源是水污染引起的「水華」和「赤潮」。

摘自(博訊網)(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30/894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