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聞自由不是優惠
 
洪清田
 
【人民報訊】江澤民說現代社會媒體的影響非常大,但他不是因媒體影響大而叫政府及官員做好工作,接受媒體的檢驗與監督,而是叫媒體支持政府官員,尊重他們的崇高地位,保持穩定。他把新聞自由看作是給媒體的優惠,而不是媒體的權利和檢驗與監督政府及官員的必備條件。他把支持政府及官員視爲媒體的「社會責任」,而不把媒體行使自由、監督政府及官員作爲媒體的社會責任。

現代社會動態平衡

和這種媒體觀相對應的,是一種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社會觀和管治觀。領導與官員的權力來源、決策方式、怎樣決定社會目標與意義,怎樣組織施政,無需小民操心,小民全部信任便成,更不應質疑或挑剔,「沒有穩定便沒有一切」。這種精英主義和權威主義的社會,三千年不變,寧停滯,不淘汰。百五年前中國突然發現「歐美艦隊」,淪爲半封建半殖民地,幾乎亡國。

相對於中國這種以農業社會爲基礎的「前現代」社會,現代社會是一種「多元分化、互動互融」的動態平衡社會。西方就藉此在過去一千年超越中國,東方已學了二百年,還在中途掙扎。

中國公開宣稱各級官員貪污瀆職不處理,可能亡黨亡國,但反貪清政用盡方法難有寸進,隨經濟的增長,毒瘤也愈來愈大,四處擴散。有人要引媒體之力打擊貪污,但不敢動。香港幾經辛苦,總算控制住這個問題。並不是簡單的打擊與宣傳,也不僅是高薪養廉,而是尊重個人,個人自主自生,多元互動,由個體按程序組織新的集體,把集體的公權力信託給官員,按期收回再給,政府只是中立服務角色,開放透明,接受大衆和媒體的監督。

毀了香港悔之莫及

香港的自由、社會形態及運作方式,以及港人的生活方式,跟中國大陸對照之下,大量觸及中國的老病。這些老病千百年不清,問題積壓跟不上時代。現在香港管治的問題,部分來自中國人社會這些積壓的老病,不實事求是處理,而求操作上權宜之計壓一壓,問題累積,下一次爆發時將更復雜嚴重。

過去二十年,香港對中國的最大貢獻不是千億計的資金,而是經濟、金融、法律、廉政等方面的文明理念與概念。中國開放改革二十年創出人類奇,現在已可以直接向西方學習很多技術,但下一階段的深化開放改革,必然涉及華人再現代化的人文層面問題,就一定要回到香港、參照香港。江澤民觀念上把香港轉變到中國三十年不變的社會座標和運行軌,如果真的毀了香港的「類現代」模式,屆時悔之莫及。

香港媒體肯定有問題,但仍是在現代社會的常態之內,而且是學習過程中自然現象,要改必須是在現代社會的架構中與標準上改,而非轉變到「前現代」權威主義與精英主義的架構與標準上。
轉自新生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31/898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