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毒米」令北京震怒
 
【人民報訊】繼廣州之後,北京和山東也發現「毒米」;北京的「毒米」袋上還印有「綠色食品」字樣。

  中國媒體報道,「毒米」事件已經驚動國務院,主管農業糧食問題的副總理溫家寶已經緊急批示「立即嚴查」。

  《北京晚報》昨天報道,市內亞運村一戶人家一週前從居民委員會代售處以人民幣50多元(約10餘新元)買了25公斤大米,做飯吃完後,感覺噁心、肚子不舒服,第二天還連續腹瀉十餘次。

  報道說,記者到投訴人家裏,從米袋中取出米攤到報紙上,一會兒紙上就出現斑斑點點的油漬。

  取一部分米放入水中,水面則漂起星點油花。

  報道說,米煮成飯後顯得幹散沒有香味。但米袋上卻印着,這些米是來自東北的「綠色食品」。

  不過,北京市糧油質檢站表示北京「尚未發現有毒大米流入」。

  另外,《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山東有關部門在濟寧市的魚臺縣查封了60噸摻了工業基礎油的米。

  報道說,此次行動共檢查了該縣25家大米加工戶,發現14家將工業基礎油噴灑到大米中,以提高大米的亮度,增加色澤。

  報道說,執法人員也根據不法加工戶的交代,找到一個經銷工業基礎油的窩點,查封了12噸工業油。

  而在流出「毒米」的河南省,這兩天來各地都在檢查大米市場。新華社報道,省衛生廳、鄭州市「打假」辦公室、技監局向社會公佈熱線電話號後,電話接連不斷。

  據報道,河南省衛生廳會同其他部門對原陽縣大米市場進行檢查,未再發現礦物油,但全省已經查扣430多噸摻假、摻雜的大米,其中部分是摻入花生油和色拉油等。

  河南原陽縣素有江北「金牌米市」之稱,出現不法商戶出售「毒米」事件後,「金牌米市」遭到沉重打擊。

  新華社報道,前天日下午,記者在佔地百畝(約6.6公頃)的市場裏只見到區區五六輛卡車在裝米,往日車水馬龍的景象已不見蹤影。

  一些商戶說,現在正是新米上市時,買家卻比平日少了一大半。

  位於黃河邊的原陽縣是中國優質大米生產基地之一,出產的「黃蕊」牌米曾獲農業博覽會金獎,另一著名品牌「原黃」米也取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新華社報道,始建於1991年的原陽大米批發市場成爲江北最大的大米集散地。過去,當地人曾自豪地說:「家有原陽米,何須泰國米?」但是,近年來,這個靠賣「金牌大米」而興起的市場,因「管理放鬆」,許多劣質米也打着原陽米的牌子賣。

  「毒米」給米商沉重打擊後,許多商戶已連忙給市場管理處寫「保證書」,表示「決不再賣摻假大米」。

  不過,憂慮的已不僅僅是米商,稻農對今年的生產銷售也擔心起來。一個農民說,他種的大米是黃河水灌的,又白又香,可這市場一出現「毒米」,米價就會賣低,他眼看又要賠本了。(摘自博訊網)(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13/796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