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人性,自由,诺贝尔奖的呼唤
 
陈可中
 
【人民报讯】联合早报20日评论文章:在世界华人圈长久期盼下,公元200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颁给了华人作家,但却是大陆流亡作家高行健。由于高行健的作品在大陆是被禁的,而得奖小说《灵山》中文版是在台湾发行,北京官方的反应就尴尬而低调。

高的主要剧作《车站》,《绝对信号》都完成于胡耀邦掌权思想较开放的80年代。1983年,高行健的《车站》剧作在北京演出轰动一时,但被中共中宣部贺敬之批为“比海瑞罢官还海瑞罢官,是建国以来最恶毒的一个戏”。在“消除精神污染运动”中,为了避风头,他只好领了人民出版社给予的稿费,出门远行开始构思《灵山》,费时7年而成。随着胡耀邦的倒台,高行健也只好远走他乡。

不论是达赖或高行健得诺贝尔奖,中共都认定西方有“政治目的”,而忽略了所有文学艺术,都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自救和心灵净化的作为。诺贝尔奖所要肯定的便是此种努力的成果。在艺术的殿堂里,供奉的不是上帝菩萨或教条主义,用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的沈从文所说的话——供奉的是人性。

水墨画大师李可染生前最喜欢的一部书是《东方既白》,并以此为其一生最后一方印章,表达预见东方文化复兴之信念,即使科学家如李政道也曾以“复兴文化,旦旦生光”勉复旦大学,是则不分艺术或科学大师,都知文化于新世纪中国之重要。可是中国文化在曙光来临之前需要什么改变?

1986年,中国画家袁运生、丁绍光等人,在纽约组成海外艺术家联盟,宣言说:“最大的责任是,努力使中国人尽快成为充满自由创造精神的新人,自由是创造的条件。尊重差异,维护多元是我们的信念”。

现在,在高行健得奖后,回顾胡耀邦和赵紫阳时代的思想开放作为,中共更应明白“自由是创造的条件”的真义,好好学习包容各种社会批评力量,尊重文学艺术之创作自由,有益于改革开放之文学艺术自能大为发展。公正评价胡耀邦赵紫阳之时代。一个宽容精神能形成于中国社会,其意义远大于诺贝尔奖,这也是高行健得奖对中国人的启示。(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0/472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