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朱总理魅力征服日本人
 
【人民报讯】东方日报14日综合报道:“朱容基妙语化解百人诘难”。朱容基在结束对话时,更第一次对外露了一手,用二胡拉了段京剧插曲。(电视图片)

朱容基总理正在日本进行敦睦之旅,昨天晚上当他与百多名日本各阶层人士面对面的直接对话时,可以说是此行中最重要、最精采的部分。朱容基以他的坦诚、他的幽默,四拨千斤地化解了许多尖锐提问,对话最后更是首次对外露了他的艺术绝活──用胡琴拉了一小段京剧。开头还绷脸的现场日本人绽开笑容,朱容基的魅力征服了他们的心。

朱容基在国歌歌声中进场,他先向观众介绍自己说,日本政治家提议他多笑,他希望观众不要因他的笑容太勉强而吓亲。

千叶县小学五年级全班学生,问点解要推行一孩政策,小朋友没有兄弟会否感寂寞?

答:中国有地方推行,乡下地方没推行。十三岁的孙子,都觉得闷,但十二亿五千万人口,如果中国人都多生的话,全世界都会有太多中国人。

即场有传真问朱是否怕老婆?

答:觉得老婆很可爱,不因为老婆在场才这样答。

主持人问朱镕基如何看调查中国人最深刻印象的。1山口百惠2东条英机3田中角荣。

答:调查系一撮人的意思,不可尽信,可是山口百惠是很多人认识。东条英机代表侵华不能忘记。战后,首次搞好中日关系。现在历史虽然打仗,应由历史学习,为将来子孙发展准备。

问:中国人在日本犯罪率高,点样睇?

答:日本同中国合作将犯罪的人消灭。学生问为何台湾要统一

问:中、日战争,日本杀了好多中国人,自己感遗憾,中国常要求日本道歉,到底甚么时候先道歉够呢?

答:今日来到日本,我无要求道歉,但是,想日本注意这一点,日本从未正式作出官方道歉,道不道歉是日本的问题,但我觉得日本应加倍注意这方面问题。

一名大阪打过仗的阿伯问:战争用毒气,日本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你怎样看?

答(表现很严肃):战争中日本部队留下的毒药,中、日合力将这些东西清理。可是,南京大屠杀是有发生,有真凭实据,我本不想提这件事,但既然有这样的问题我就答。

问:台湾想保持现况,为何一定要统一?

答:台湾很久之前已是中国领土,二次战争后,其他国家都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因发生内战才搞成这样子,但台湾由始至终都是中国一部分,不能否认的事实,中国统一是事在必行,但一直以来中国都忍受台湾,但台湾确是中国的领土。

很多人Fax到电视台,由主持人发问人权问题,欧美都针对这问题,觉得公不公平?

答:中国同外国的思想,尤其是人权问题很不同,所以好自然被外国人针对,不过从历史来看,现时在中国的人权情况是最好,可是,都会接受外国人的意见,可以改善的都会改。

大阪女大学生,读中国文学的女学生因很喜欢中国音乐,问朱镕基最欢喜甚么中国音乐,可以唱的话就唱啦。

答:大笑,最喜欢是国歌,在奥运播的国歌,假如我唱的话,全间电视台的人都要企起身,所以还是不唱了。

回应文学奖得体有深度

另外,朱容基还接受记者访问。

问:你对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有何评价?

答:我很高兴用汉语写作的文学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汉语有无穷的魅力,相信今后还会有汉语或华语作品获奖。很遗憾这次获奖的是法国人不是中国人,但我还是要向获奖者和法国文化部表示祝贺。

问:你认为诺奖的评选有政治倾向或目的么?

答:这是自然的,文学奖的评价有一定的人文甚至政治背景,这不值得一评,我想每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

问:汉语作品获奖对中国文学有影响么?

答:这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会同其他历次评选一样对中国的文学有一定的影响,我们欢迎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化专家多关注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扩大交流。(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5/446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