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離開美國 歐洲能否擔起自身防禦之責?智庫報告出爐
 
【人民報消息】美國已經表明不願意繼續為歐洲自身的防務投入大量的資金,那麼,離開了美國,歐洲國家有沒有能力獨立承擔起自己的防務負擔呢?它每年需要投入多少資金?歐洲兩家知名智庫完成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歐洲完全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 據美國之音報導,這份在週五(2月21日)發表的專題研究報告是由歐洲獨立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和德國的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Kiel Institute)聯合完成的。報告認為,歐洲國家的國防投資每年大約需要2500億歐元(約合2616億美元),這對於歐洲來說,是完全能夠負擔的起的。 2500億歐元的國防開支相當於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5%,這筆錢足以支撐歐洲組建和部署一支30萬人的部隊,抵禦可能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和侵略。 報告還呼籲歐洲在國防上進行更加密切的協調並採取聯合採購,報告強調儘管歐洲擁有足夠的財力,但是歐洲大陸整體的國防協調仍然是各國武裝部隊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路透社說,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目前都面臨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要求他們進一步增加國防預算增強國防能力的強大壓力。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上週警告歐洲不要把美國當作「冤大頭」,讓美國承擔歐洲的防務。 德國總理大位的強力競爭者、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弗裡德裡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星期四直接對美國未來在北約中的地位提出質疑,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茲(Mike Waltz)則要求所有的北約成員國在今年六月的期限前,將國防預算在GDP中的佔比提升到2%的水平。 布魯蓋爾和基爾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建議歐洲每年將國防預算從目前GDP佔比2%的水平提升至4%,其中的一半用於聯合採購和償還共同的貸款,另一半則由各國自行籌措和使用。 報告指出,俄羅斯自從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以來,已經大幅提升其軍事能力,並動員70萬軍人投入烏克蘭戰場,而且還急劇擴大了坦克和裝甲車的產量。 報告說,歐洲要增加50個旅大概需要1,400輛主戰坦克和2,000輛步戰車,而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整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英國陸軍庫存的總和。 「就經濟層面看,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說,這比新冠大流行期間為應對危機所動員的資源要少很多,」路透社援引報告聯合作者貢特拉姆.沃爾夫(Guntramn Wolff)的一份聲明說。 川普政府最近一直呼籲歐洲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和其他援助。而歐盟委員會國防事務專員安德留斯.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上週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接受基輔獨立報採訪時表示,歐洲對烏克蘭的援助其實並不比美國少。 「在三年戰爭期間,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包括軍事援助、預算支持和人道支援約為1340億歐元(約合1400億美元)。如果你計算一下美國的同樣援助,大約為1000億美元,」庫比柳斯說。 庫比柳斯說,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規模比美國高出30%,而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約為600億美元,歐洲對烏克蘭的軍援稍低,約為500億美元。 庫比柳斯指出,另一方面歐盟和美國每年對烏克蘭的援助又都沒有超過GDP佔比的0.1%。 庫比柳斯還指出,美國國防預算在GDP中的佔比約為3.5%,而歐洲一些國家的國防開支現在也已增加到同一水平或更高。他說,波蘭國防開支在GDP中的佔比為4.5%,而波羅的海三國已宣布要將國防開支在GDP中的佔比提升到5%或6%。 「作出這些決定不是因為川普要求他們這樣做,而是因為有一個傢伙叫普京,」庫比柳斯對基輔獨立報說。△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23/889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