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1月PPI年減2.3% 製造業持續疲軟
 
【人民報消息】中共官方數據顯示,但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減2.3%,已連續28個月下跌,反映出消費支出情況不一和製造業活動低迷。 據美國之音報導,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看法稱,在美國對中國加征關稅背景之下,除非政策制定者能夠提振疲軟的國內需求,否則中國今年可能持續面臨通縮壓力。 中共國家統計局星期日(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0.5%,高於12月份0.1%的漲幅,也高於路透社對經濟學家調查估計的0.4%。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核心CPI連續第四個月回升,同比上漲0.6%,漲幅比前一個月有所擴大。 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儘管消費者價格預計將逐步上漲,但由於工業品產能過剩問題持續,生產者價格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回到正值。 「如果用GDP平減指數來衡量,仍需要幾個季度才能走出通縮,」徐天辰說。 這些數據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因為中國最大的年度假期農曆新年今年提前至1月,而不是去年的2月。通常情況下,在農曆年節期間,消費者會為家庭聚會儲備食品等商品,進而推高價格。 中共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時表示,從同比看,服務、食品價格受春節錯月影響漲幅較大,加之汽油價格回升,共同影響CPI同比漲幅擴大。 機票價格同比上漲8.9%,旅遊業價格上漲7.0%,電影及演出票價格上漲11.0%。食品中,豬肉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13.8%和2.4%。 路透社報導,假期的消費者支出數據喜憂參半,反映出消費者對工資和工作保障的擔憂。 澳新銀行(ANZ)分析師表示,雖然中國人們湧入電影院,在購物、餐飲和國內旅遊上花費更多,但假期期間的人均支出僅同比增長1.2%,遠低於2024年人均支出9.4%的增幅。 環比來看,1月份CPI較上月小幅上漲0.7%,低於市場預期的0.8%。 2024年全年,中國全國CPI同比上漲0.2%,與上年持平,遠低於3%左右的官方目標。這也意味著中國CPI連續第13年未能達到年度目標。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兼職副教授龐溟(Bruce Pang)說,中國各省已宣布了2025年的經濟增長目標,CPI漲幅目標平均低於3%,顯示政策制定者已預見到了價格水平的變化和壓力。 中國製造業在1月份意外收縮,而服務業活動放緩,市場對進一步刺激政策的呼聲不減。外界普遍預計北京今年將保持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但美國新關稅將對出口構成壓力,出口是中國經濟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1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3%,與12月份的降幅持平,但比2.1%的預期下降幅度更大。出廠價格已經連續28個月處於通縮狀態。 保銀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預計中共政府在3月份的「兩會」之前不會調整貨幣或財政政策。 「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現階段外部不確定性似乎比國內經濟挑戰更重要,」張智威說。△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10/8865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