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海外異議人士籲美國政府給予受中共迫害的異議者庇護
 
【人民報消息】 一群中國海外異議人士近日聯名向美國政府和國會發出呼籲,希望美國政府基於人道主義精神,為因反對中共專制而遭受迫害的中國異議人士提供庇護保護。聯署信發起者王丹等人強調,美國作為民主與自由的捍衛者,應繼續支持這些人士,使其遠離迫害,並能夠繼續為民主、人權事業奮斗。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聯署者表示,美國政府長期以來采取了將中國人民與中共政權區分對待的立場,這一態度令許多中國民眾感到欣慰。他們指出,中共政權不僅對中國人民實施獨裁統治,也在全球范圍內擴張影響,對美國及世界民主體系構成威脅。因此,團結和支持那些反對中共、推動中國民主進步的異議人士,是遏制中共威脅、維護世界自由秩序的重要舉措。 聯署發起人之一王丹本周一(10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時表示,不僅美國,歐洲等國也面臨非法移民的問題。川普政府力爭盡快解決移民問題,獲得了美國大量民意支持,但對於來自中國的異議人士,應當慎重處理。他說:「不能一刀切,因為畢竟有些人確實在其所在國受到政治迫害。例如,我們提到的梁頌基等人,如果他們回到中國,確實會面臨政治迫害。梁頌基曾兩次入獄,如果他不逃出來,很可能會有第三次入獄。」 梁頌基案引發關注 此次呼籲特別提及廣東異議人士梁頌基的個案。梁頌基因追求中國民主和捍衛人權,長期受到中共政府打壓,曾兩次被判刑,一次被關押37天,並多次遭受酷刑。他的經歷被美國媒體廣泛報道,並被列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數據庫。然而,目前梁頌基已被美國移民局羈押一年多,仍在等待庇護申請的結果。聯署者敦促美國政府加快審批程序,確保像梁頌基這樣的異議人士能盡快獲得庇護。 王丹表示,美國之所以成為人們敬仰的國家,正是因為它能夠庇護受到政治迫害的各國異議人士。他還提到,流亡美國的香港人社團以及維吾爾等中國少數族裔群體也需要獲得政治庇護:「希望美國政府在避難問題上能有更全面和特殊的考量。」 美國是政治難民的希望 另一位聯署發起人王安娜對本台表示,在西方國家中,美國是最多政治難民選擇的國家,尤其是中國難民:「我認為他們回去以後,後果會非常嚴重,有可能坐牢。而且,中共對異議人士的迫害是長期的,例如剝奪他們的收入來源。尤其對流亡海外的中國民主人士,我希望美國政府為他們提供庇護和幫助。」 旅居美國的維權律師吳紹平表示,他了解到許多流亡美國的異議人士仍在持續推動中國自由民主事業:「這些人士一旦回到中國,無疑是羊入虎口。中共對任何反對專制統治的人都極為殘酷無情。因此,我認為美國作為自由民主的捍衛者,應該給予這些人士庇護和保護。」 美國的全球人權責任 聯署者認為,美國的偉大不僅體現在經濟、科技和軍事實力上,更體現在對全球自由、民主和人權事業的支持。通過給予這些因政治信仰而遭受迫害的異議人士庇護,美國不僅能履行其作為民主國家的道義責任,也能進一步鞏固其在國際人權領域的領導地位。 湖南維權律師秦先生告訴記者,他強烈呼籲美國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異議人士。他說:「那些因爭取民主權利而流亡海外的中國公民,應當受到美國政府的有力保護,因為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如果美國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不能為這些捍衛人權的民主人士提供保護,那麼他們將淪為中共當局的階下囚。」 此次聯署由民運領袖王丹、人權律師吳紹平、獨立媒體人王安娜和NGO工作者楊子立等人共同發起。發起人表示,他們將持續關注中國異議人士的處境,並繼續向國際社會呼籲,為這些勇敢追求自由與正義的人提供支持與保護。△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2/10/8866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