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以色列攻擊貝魯特 擊斃真主黨高級指揮官
 
【人民報消息】以色列星期五(9月20日)表示,在對貝魯特的一次襲擊中,擊斃了真主黨精銳部隊的指揮官易卜拉欣·阿基爾(Ibrahim Aqil)。黎巴嫩官員稱,該襲擊對真主黨的貝魯特據點造成14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據美國之音報導,阿基爾領導著真主黨精銳的拉德萬部隊(Radwan Force)。真主黨星期五晚間證實阿基勒已被以色列炮火打死,並稱贊他是「真主黨的偉大領導人之一」。 阿基爾是加沙戰爭爆發以來真主黨第二位遇害的高級指揮官。7月,以色列對貝魯特的襲擊導致真主黨軍事指揮官福阿德·舒克爾(Fuad Shukr)喪生。 真主黨成員使用的通訊設備尋呼機和對講機星期二和星期三發生了兩波爆炸,造成37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真主黨將這些爆炸事件歸咎於以色列。 真主黨首領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誓言,以色列將因這些爆炸而受到嚴懲報復。 星期五早些時候,以色列發動空襲摧毀了真主黨的數十個發射器,真主黨從黎巴嫩發射了數十枚火箭彈。真主黨表示,他們向至少六個以色列軍事基地發射了火箭彈。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的發言人斯特凡·杜加裡克(Stephane Dujarric)表示,聯合國「對局勢升級感到非常擔憂」,並呼籲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以色列軍方稱,他們對阿基爾進行了一次「針對性打擊」,另有約10名拉德萬高級指揮官也被擊斃。 一位接近真主黨的消息人士稱,阿基爾遇刺時正在「與指揮官開會」。 阿基爾因參與1983年美國駐貝魯特大使館爆炸案而被美國通緝。美國曾懸賞700萬美元征集有關阿基爾的信息,並稱他是策劃1983年使館爆炸案的組織「首要成員」。該爆炸案造成63人死亡。 擔心戰爭進一步擴大 黎巴嫩衛生部表示,星期五的襲擊造成至少14人死亡,66人受傷,預計還有更多屍體會被發現。 法新社記者現場報道稱,爆炸在黎巴嫩首都南郊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彈坑,並摧毀了一座高層建築的較低樓層。在襲擊發生數小時後,救援人員仍在使用重型設備搜尋廢墟。 黎巴嫩南部的民眾稱這次夜間轟炸是自去年10月邊境沖突爆發以來最猛烈的。 靠近邊境的黎巴嫩小鎮馬爾加尤恩(Marjayoun)的居民服裝店老板埃利·拉米赫(Elie Rmeih)計算有超過50次襲擊。「我們生活在對更廣泛戰爭的恐懼之中,」他說。 以色列軍方發言人丹尼爾·哈加裡(Daniel Hagari)在該襲擊發生後表示,以色列「並不尋求該地區局勢大規模升級」。 但哈馬斯稱該襲擊行動為「殘酷的恐怖侵略」和「升級」。伊朗外交部指責以色列試圖「擴大戰爭范圍」。 自去年10月7日哈馬斯武裝分子襲擊引發加沙戰爭以來,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分子一直在邊界交戰。隨著近期哈馬斯勢力大幅削弱,戰事焦點已經轉移到以色列北部邊境。 以色列國防部長約阿夫·加蘭特(Yoav Gallant)星期三對軍隊表示,以色列將盡力確保公民安全返回邊境地區,真主黨將付出日益加劇的代價。「我們正處於戰爭新階段的開端,」他說。 加蘭特表示,以黎兩國的「敵人」將無處可藏,「就連貝魯特南郊的達希耶(Dahieh)也找不到」庇護所。 阿基爾的拉德萬部隊帶頭開展真主黨的地面行動,以色列一再通過國際調解人要求將真主黨戰士趕出邊境。 數月來邊境沖突幾乎每天都在發生,造成黎巴嫩數百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武裝戰斗人員,以色列也有數十人喪生,兩方有數萬人被迫逃離家園。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21/8530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