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北約秘書長臨別告誡:別對北京犯對俄的同樣錯誤(圖)
 
2024年7月11日,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工作會議上講話。(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即將卸任,在10月1日交棒給荷蘭前首相呂特(Mark Rutte),他周四(19日)在華府智庫「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座談會上發表告別演說,認為「自由比自由貿易重要」,歐洲應從依賴俄國能源中得到教訓,降低對中國關鍵產品的依賴,勿再犯下同樣錯誤。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斯托爾滕貝格是在2014年接任北約秘書長,他透露曾任挪威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的父親曾說「北約沒甚麼事可做」,豈料自那一年起,北約面對多項挑戰,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克裡米亞(Crimea)、全球疫情衝擊、中國對印太地區日益強勢,以及網絡攻擊日增,帶來連串安全議題。 總結長達10年的任期,斯托爾騰貝格提出了5個必須汲取的教訓,首先,他強調必須「願意為和平付出更多代價」,認為面對來自莫斯科的持續威脅,未來幾年須進一步增加支出,國防預算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的比重需要超過目前的2%。北約32個成員中有23個,料今年能達到2014年設定的國防預算佔GDP 2%的目標,「好消息是,我們已經履行了10年前作出的承諾」,斯托爾騰貝格說,「壞消息是,這已經不足以保護我們的安全。」 「自由比自由貿易更重要」 其次是「自由比自由貿易更重要」,歐洲應致力於降低對中國的稀土等貿易依賴,避免再犯依賴俄國能源的戰略錯誤,斯托爾騰貝格指出,「不能以長期的安全需求為代價,來換取短期的經濟利益」。 第三,「軍事實力是對話的先決條件」,斯托爾騰貝格以北約對烏克蘭的軍援為例,強調北約和盟國必須確保基輔在談判時能夠「從強勢地位」出發,「未來任何的和平協議都必須得到強大且持續的軍事支持,不僅僅是書面協議」;他表示,烏克蘭較以往任何時候更加接近北約,而俄羅斯總統普京自信能夠在戰場上實現其目標,雖然軍事手段無法改變他的想法,但可影響他在戰場上的部署,透過對烏克蘭提供更多軍援,讓他意識到訴諸武力須付出高昂代價,從而更快結束戰爭。 第四,斯托爾騰貝格坦承「軍事力量有其局限性」,並以阿富汗戰爭為例。他指出,雖然北約在美國領導下進行反恐作戰,但20年下來,塔利班最終仍重掌政權,顯示軍事行動的局限性,因此,北約在進行軍事行動時,必須明確行動目的,「誠實面對我們能夠達成和無法達成的目標」。 最後且最重要的一項教訓是「不能把大西洋兩岸的連結視為理所當然」,斯托爾騰貝格提醒美國和歐洲不要走向「孤立主義」,呼籲歐洲和美國都應重視跨大西洋的合作,特別是面對當前的全球安全威脅,「只顧短視的國家利益而忽略長期合作,對我們沒有好處,孤立主義無法保護任何人」;他強調,歐洲並非坐享受美國的安全保障,歐美須共同為和平付出努力,才是唯一能長治久安之道。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20/8527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