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人須重視一思一念 只因上天都盡收眼中(圖)
 
劉曉
 
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圖)
【人民報消息】古語有雲:「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意思就是善惡有報、如影隨形之理,天理難以欺瞞,而神明無時無地不在鑒察善惡。 清朝梁恭辰的《勸戒錄》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江蘇吳江有個叫顧老紹的人,以釀酒為業。一天,他看見有一條赤練蛇死在酒缸中。他自然明白酒中已有毒,喝了就會出事。 但是,因為吝惜錢財,顧老紹並沒有將酒倒掉,而是與其嚴姓夥計,分別貯存了十多壇酒放在牆下。過了一段時間,正打算售賣時,忽然天嚮驚雷,酒壇全部被擊碎,一壇都沒有剩下,但是周圍所有人都沒有事。 顧老紹這才開始後悔,於是經常向別人說起這件事,認為自己是僥幸逃脫了上天的懲罰。 顯然,酒壇不是因為其它原因而碎的,而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天雷擊中,這就讓人不會懷疑是巧合或偶然造成的,而只會相信這是老天在示警,從而心生畏懼之心。此外,毒酒沒有售出,人也沒有受傷,上天留下活口就是讓人從中警醒。這也表明壞事雖然沒有實行,但是只要人產生了不仁之念,上天就已經知曉。上天對人的仁慈,對善惡審判的嚴格,都可以從這件事中看到。 《勸戒錄》中還記錄了一個清朝嘉慶年間官員徐士芬的故事。徐士芬,浙江平湖人,嘉慶二十三年浙江鄉試第一,嘉慶二十四年考中進士,在翰林院任職。道光年間先後人江南副考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累至工部左侍郎。 在徐士芬沒有顯達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嘉慶二十三年(1818),他和族兄徐士芳一起去省城杭州趕赴鄉試。途中在旅店住宿時,徐士芬撿到了一個包裹,估計是之前的住客遺留的。打開一看,裡邊都是婦人的首飾。 徐士芬說:「我們應當守在這裡,等失主回來找時還給她,意外之財不能拿。」徐士芳隨口答應著,對徐士芬謊稱道:「弟弟可以先行,我一個人守在這裡就可以了。」徐士芬信以為真,就自己先走了。 誰料想徐士芳在族弟走後,竟然將包裹私藏起來,並在隨後也趕往省城。兩人前後腳都到了省城。徐士芬問他是否找尋到了失主,徐士芳就想好了托辭,沒有辦法證實他說的是假的。 不久後兩人一同進入考場。考完後,徐士芬對自己寫的文章不太滿意,心中對考中已不抱希望。 到了填榜那天,徐士芳的名字已經被擬定列在其中。蹊蹺的是,在考官抄寫徐士芳的名字,寫到「芳」字的草頭時,突然蠟燭的燈芯燃爆,正好落在卷面上。待考官急忙擦去,試卷早已被燒去了一角。 眾官員說此人一定做了甚麼壞事,應該換掉他。但有人認為榜中姓名是早已經擬好的,更換不太容易。最後監考官拍板:「這倒沒甚麼關系,可以將榜單姓名修改塗抹。」 於是眾人急忙取出落榜的備用卷準備更換。拆開火漆封口,第一個考卷的名字正是「徐士芬」。眾人都驚喜道:「這根本都不用塗改,在草頭下添寫一個分字就可以了。」善人獲得上天回報的方式,竟然如此巧妙。 徐士芬因為心生善念而得到了福報,而他的族兄自此卻默默無聞一生。 不管人是否相信,人的一思一念,上天都記錄在案,因此人若想獲得福報,一定要註意自己所思所想,不要偏離善心正道啊。 △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20/8403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