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儲備戰略物資的動向值得警惕
 
王丹
 
【人民報消息】近日,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的一篇報導引人關注。據報導,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3個月,中國人民銀行共購買了27噸黃金,使其儲備達到2262噸的歷史新高。這是自2022年10月以來,中國連續第17個月增加黃金儲備,創下自2000年以來最長的1次貴金屬購買期。目前,中國已經建立總價值約1700億美元的黃金儲備。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還顯示,自2022年10月以來,中國已將黃金佔其總金融儲備的比例,從3.2%增加到4.6%,目前擁有世界第6大黃金庫存。中國這一波購買大幅推高了黃金價格,2022年底以來,全球黃金價格上漲近50%,一度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達到2400美元以上。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大量拋售美債,從2021年到現在,已經減持了超過4000億美元的美債,目前持有的美債金額不到8000億美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增加黃金儲備和減持美債外,中國也大量買入原油。中國海關宣稱,中國已經是最大的資源進口國,去年創記錄地每天購買1130萬桶石油,比2022年增長10%。另有數據顯示,在中國經濟沒有太大增速的情況下,中國能源進口同比增長10%,礦產進口同比增長5%,這看起來有點奇怪。我們知道,大量囤積戰略物資,往往是很不尋常的舉動,中國到底要幹什麼?我認爲有以下幾個可能。 第一,也許是經濟方面的考量。有專家分析,中共官方正在準備人民幣的一次性大幅貶值,以拉升經濟。中國可以故意透過人民幣貶值,使本國商品的價格更便宜、更具競爭力,進而提升出口,刺激經濟。提前累積黃金和石油等資源,可以保障金融安全並提升議價能力,有助於穩定經濟,並應對貶值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例如進口成本增加和通貨膨脹。但這樣做恐激怒貿易夥伴,導致美中貿易戰惡化,進而產生嚴重後果,對全球經濟貿易安全造成嚴重衝擊。 第二,也許是政治考量。中共官方有可能是在爲潛在的戰爭做準備。回顧過去的半年時間,2月份,兩岸在金門水域頻繁爆發衝突。3月,中國與菲律賓漁船在南海也發生多次摩擦。另外,據路透社報導,5月4日,澳大利亞海軍在黃海一帶執行任務時,中國殲-10戰鬥機朝澳大利亞的MH60R海鷹直升機上方和前方幾百米處投擲照明彈。澳大利亞國防部表示,雖然澳大利亞的軍機躲閃成功,沒有人員傷亡,但事件後果可能「非常嚴重」,令人「無法接受」。2023年,美國國防部也公布多個照片與視頻,顯示中國軍機在南海與東海的危險行爲激增,兩年來高達180起,數量超過了之前10年的總和。如果算上美國的盟友與夥伴,類似事件接近300起。 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對外擴張的野心不斷增加,不排除日後在台海或南海挑起戰端,而準備工作顯然已經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由於中國目睹了俄羅斯因2022年入侵烏克蘭而遭受的經濟打擊,因此提前開始防範風險,努力儲備戰略物資,爲可能與西方發生的軍事衝突做好經濟準備,以免在戰爭爆發後經濟遭到制裁,造成嚴重後果,也是情理中事。 不管怎麼說,中方要麼就是在被動地爲所謂的「驚濤駭浪」做準備,要麼就是在進行主動的戰略布局,這一切動作,應當都是爲了應付美國等西方國家日後對中國可能實施的經濟制裁,保障能源生命線,糧食生命線和工業發展的資源供給。問題是:到底爲什麼中國會認爲西方有可能對其發動經濟制裁?中國在計畫什麼,纔會有這樣的預期?這些準備與習近平天天掛在嘴上的「大變局」是否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值得我們高度警惕。△(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15/8278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