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身在公門好修行(圖)
 
起慧
 
在政府單位做事的人如果心存善念,以善化社會、造福人民為本,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容易行善積德。(公有領域)
【人民報消息】古人說「身在公門好修行」,亦即在政府單位做事的人如果心存善念,以善化社會、造福人民為本,比其他職業的人更容易行善積德。 同時,掌握權力者需要面對各種難題和誘惑,如能堅持磨礪品德、保持善念,也會因言傳身教,無心插柳柳成蔭,成為社會大眾行善積德的表率。 明法論法 不以權代法 《後漢書》記載,東漢郭躬,繼承父業,學習並講授法律,後來在朝廷擔任官職。 明帝永平年間,奉車都尉竇固征伐匈奴,騎都尉秦彭擔任副將。秦彭在自己的駐地以軍法處決罪犯,竇固便彈劾秦彭獨斷專行,奏請朝廷誅殺秦彭。 明帝讓朝中公卿廷議,參與廷議的人一致同意竇固的奏請,只有郭躬持反對意見說:「按照法律,秦彭有執行處決的權力。」 明帝問:「大軍出征,統一由督帥指揮,秦彭沒有處斬的權力,怎麼能專斷殺人呢?」 郭躬答說:「統一由督帥指揮是指軍事層面,而且秦彭駐地與督帥不在同一個地方,軍法規定,按照實際情況的需要,副將可以靈活處置,不必每件事情都請示主帥。因此,不應該治秦彭的罪。」 最後明帝採納郭躬的意見。郭躬明法論法,避免了有權力的人以權代法,保住秦彭的性命。 天道正直 不以猜疑定罪 《後漢書》還記載另一件郭躬循法救人的故事。當時發生一件命案,有兩兄弟共同殺人,但誰是主犯,一時間難以斷定。明帝認為,兄長沒有教導好弟弟,應該負主要責任,因此批准嚴懲哥哥,免去弟弟的死罪。 之後,中常侍孫章宣讀詔書時,說成兩人均判處死刑。尚書知道後以「假造皇帝詔命」彈劾孫章,奏請處死。孫章主張自己是一時失誤,並非故意。明帝召見郭躬徵詢意見。 郭躬說:「孫章應該只處以罰金。」 明帝問:「孫章假造皇命,為什麼僅處以罰金?」 郭躬答說:「法令上有故意和失誤的區別,孫章傳達詔命有誤,只是失誤,失誤犯罪處罰較輕。」 明帝說:「孫章與犯人是同縣人,我懷疑他故意這樣做,不可饒恕。」 郭躬答說:「天道正直,君子不應該在沒有證據下,懷疑他人欺騙,君王應該遵循天道,不能用猜疑定罪。」明帝同意了郭躬的看法。△(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23/8239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