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大放水救市 專家:中國經濟尚未向好 股民無法獲利
 
【人民報消息】中國股市在國慶節前夕飆漲,單日漲幅創16年以來新高。這是否反映中國經濟向好,而小股民又能從當前的股市持續獲利呢?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中國央行近日出臺一系列支持房市和降息、降準措施,為股市注入新的資金活力。9月30日,中國A股、上證指數漲幅超過8%,上證100、上證1000及深證成指的指漲幅也高居10%以上。中國股市近期漲不停,不僅吸引新散戶進場,過大的交易量還令上交所繫統一度當機。 不過,針對當前中國股市翻紅,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市場對日前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預期,但基於這些政策無法真正解決中國的經濟問題,他們擔憂恐怕未來出現股價狂跌的泡沫化。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中國經濟研究員黃天磊告訴本臺,中國經濟基本面還沒有出現改善,而銀行在也還沒開始執行上述政策的情況下,「現在股票就這樣,很有可能造成泡沫。即便不是在整個市場造成泡沫,也會在特定的一些股票當中造成泡沫」。 中國經濟因為新冠疫情嚴格封控而付出慘重代價。雖然清零政策取消後,民間一度出現報復性消費行為,推動短暫經濟增長,但中國隨後又爆發房地產危機,不僅失去過往房市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引擎的作用,一般家庭的財富主要來源也大幅縮水。在民眾荷包收緊的情況下,今年7月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依舊未能提振萎靡的消費和投資信心。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副研究員、前瑞銀集團(UBS)首席經濟學家馬格納斯(George Magnus)表示,「(北京出臺的)政策並不能真正改變局面。能否恢復有助於經濟增長的樂觀活力(optimistic dynamism),還有待政府推行這方面的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上週連發信貸、債券和股權「三支箭」,企圖拓寬民營企業三個主要融資途徑來刺激經濟,被外界稱為「組合拳」。首先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並再度下調購房首付比。此外,央行還把支持國企收購庫存房的貸款支持從原先的60%上升到100%。而在提高民間投資股市和增持股票的動力方面,中國央行還創設回購、增持再貸款,並讓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向央行換取國債、央票等取得資金流動性,首期規模預計高達8000億元人民幣。 馬格納斯認爲,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還需關注今年10、11月的市場銷售情況,以及經濟增長率能否繼續在2025年達到或接近5%的目標。 黃天磊對此則認為,也可從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費水平的增長情況,還有價格水平來看。而當前不僅是GDP平減指數連續5個季度呈現負數、下跌的情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近兩年也呈負數。他說,雖然今年8月的核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re CPI,獲稱核心通脹率)有所增長(0.3%),但仍相當低落,顯示私人需求或購買慾望積弱,都能反映出當前中國經濟尚未有向好的趨勢。其他像是私人投資能否超過國企,意味著民營企業的活力再起,有助於經濟增長也是值得觀察的趨勢之一。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1/8549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