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誰摘走了經濟紅利的桃子?中國近3億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圖/視頻)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方逍臨綜合報道)中國經濟復甦乏力,內需嚴重不足。中共當局不斷推出新措施,刺激民衆消費,但是所有的措施都收效甚微。當局把原因歸咎於中國社會進入了「低慾望社會」,太多的人選擇「躺平「的生活模式。不過,近日一位北大教授解開這個原因。他說,有數據顯示,有2.8億中國人年入不到8400元;中國不是進入了「低慾望社會」,而是社會收入水平太低。這個話題引爆網絡。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接受該媒體採訪時表示,他不認爲中國社會進入了「低慾望社會」,「因爲目前收入水平還是太低了,還有很多人沒有被基本的公共服務覆蓋,他們被壓抑的需求其實有很多。比如,14億中國人中,有多少沒有護照,有多少沒坐過高鐵、飛機,有多少一輩子沒出過自己的城市,這些不是『低慾望』造成的,相反我更擔心無法滿足人們需求而帶來的社會問題。」
中國人人均乘坐飛機數是0.47次,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0.87次,更遠低於美國的2.48次。(網頁截圖)
劉俏還透露,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約2.8億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約1165.55美元)。 根據中共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人均GDP在全球各經濟體中排名第63位,人均10,503.2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的話,中國人均GDP是75,682.91元人民幣。可是中國卻有2.8億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人民幣(約1165.55美元)。中國人民辛苦創造出的經濟價值哪去了?被誰拿走了? 劉俏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短期需要依靠財政政策,通過轉移支付直達需求端。如果採用財政直達機制,給2.8億人每人每年補貼1萬元,將其年收入從8400元提升至18,400元,相當於月收入從700元提升至1500元,「我相信大部分人會把這些錢用於消費。可以預見,很多此前長期沒能滿足的剛性需求可以在財政轉移支付之後得到釋放。比如,從每月吃一次肉變成每週吃一次肉。」 不過,記者在微博上搜「中國有約2.8億人年收入不足8400元」時,已經找不到相關內容。 但標籤爲#北大教授稱我國目前收入水平還是太低#的話題,引發網民熱議。 微博大V、財經博主財入門發博文說:「專家說的有道理,我們的所謂低慾望社會,是被迫低慾望,不是有錢懶得花,而是沒錢花。 ​」 微博大V、頭條文章作者賊叉說:「終於有教授說靠譜的話了……去年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也就是說,一半的人月收入低於2500(元)。而2500(元)能買啥?只要自己當家就知道這錢有多不經花。 ​」 星光落櫻說:「2022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 微博大V、微博新知博主頑皮的郭貝勒說:「1%的人有99%的財富,99%的人搶1%的財富。什麼都在漲,只有工資降,飯碗也不保,所謂的低慾望,不過是窮而已。底層沒生活,全都是生存,拼了命地工作,才能勉強活着。越幹越多,越掙越少,要攢錢看病,要迎接失業,誰還敢消費,更別提生育。」 歷史博主土農夥說:「這個教授還是說的一點實話,收入水平太低,沒有消費能力,豈是能刺激的? ​」 新浪熱點在其官方微博做調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並不認爲我國會進入『低慾望社會』,因爲目前收入水平還是太低了,還有很多人沒有被基本的公共服務覆蓋,他們被壓抑的需求其實有很多。你認爲自己目前的收入水平怎麼樣?」 大量網友跟帖,瑩穎平安說:「廣州,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工資中位數才4000多,更別說非一線城市,收入不止是低,是超級低,財富都在金字塔頂端。」 微博大V、房產博主富在買房跟帖說:「這是一個最大的事實,只不過有些人,包括還有一些所謂的專家,完全忽略了這一個事實,不着力着心想辦法提高大衆低水平的收入,還整天算計拉高這拉高那、在消費上想這刺激想那刺激,都是空中樓閣。」 Messimessime說:「大多數財富源源不斷進入極少數人腰包,極大多數人不敢生病,不敢多生孩子,再怎麼粉飾這都是目前以及未來的現狀。」 微博大V金華磊哥說:「物價年年漲,工資穩的一批,想買一部好手機得存3個月的工資,想吃一個榴蓮都要心痛很久。」 浪客劍心之子木說:「低收人人羣基數大,房價高,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了,所有基本基礎生活成本都在上漲,用錢的地方太多,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開支,保障基本生活開支,保證活着!還要存點錢,備不時之需!」 竄天猴3087說:「當我走向車流一心求死的時候,我覺得是解脫,而不是面對死亡的恐懼。真的。後來被別人拉回來了。」
澎湃新聞8月9日報導,提振需求、擴大消費已成爲中國當前經濟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中共官方數據說,中國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3%,相比美國的GDP增長幅度爲2.7%要高得多了。可是爲什麼專家學者評價中國的經濟復甦乏力?爲何中共領導們口頭雖然表示形勢不錯,但在7月底開始出臺了一個又一個刺激消費、促進經濟復甦的文件?中共發改委甚至還推出「20條」刺激消費。這在邏輯上都說不通的。爲何老百姓感受不到、享受不到經濟增長的益處?是誰摘走了經濟紅利的桃子? 滙豐研究中國的經濟學辛怡然表示,儘管有更多政策支持,但從細節中不難看到,近期缺乏「大爆炸式」刺激可能會令市場失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8/11/7715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