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陈小鲁回忆文革:没有反思,谈何进步
 
曾经的红卫兵领导陈小鲁在家中,身旁摆放着父亲陈毅的照片。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人民报消息】文革是个令中国人民无法忘记的恐惧时代。陈小鲁是北京男八中的红卫兵头子,他的父亲、外交部长陈毅就是在文革中被折磨死的,母亲张茜在父亲追悼会后就发现自己得了癌症,她在两年之内就追随丈夫去了。 十年前,2013年8月,陈小鲁在同学会博客上发表了一封简短的信,为自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学生时的一些行为道歉。他的父亲是著名的中国前外交部长陈毅。(十年前)一个周六的《纽约时报》和《国际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基于陈小鲁访谈的人物特写,谈到了这封道歉信。在曾参与执行毛泽东指令的人当中,这样的悔意表达极其罕见。陈小鲁解释,他的道歉来得太迟,并表示,为了中国的进步,有必要对过去进行反思。 此番道歉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的注意,也包括纽约时报,其中包括他在北京八中的校友。八中是一所名校,地处市中心,当时有许多高干子女在此上学。陈小鲁的老师中,有一些2013年仍然健在,比如届时89岁的老校长温寒江。文革的黑暗岁月里,他曾在校园里遭到痛打。陈小鲁称,他不久前拜会了温校长,与他探望过的仍在北京生活的其他教师一样,老人接受了他亲自做出的道歉。10月初,陈小鲁组织了一次昔日师生的聚餐。他说,这次活动气氛不错,大家友好而宽容地谈论了往事。 在道歉信的开头,他提到了摄于1966年夏天的一些黑白老照片。当时,学校一片混乱,听从毛泽东砸烂旧世界指令的学生控制了学校。照片中,教师们被迫干粗重的活——挖沟、抬重物——傲慢的学生则在边上看着。 2013年,JANE PERLEZ在纽约时报写道:我个人曾见过陈小鲁的父亲、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1967年1月,我在澳大利亚念本科,暑假到中国来。抵达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文革的动荡,让同行的同学和我本人都很惊讶。我们乘坐火车从东部沿海地区一路北上,沿途停靠了上海、杭州和南京。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接见的时候,陈毅兴致很高,给学生们派发了香烟,还拿我们的旅行打趣。他穿着发皱的中山装,讲话用的是文革语言。当时没什么迹象透露出,一个月后,他会站出来反对毛泽东的做法。46年后,他的儿子决定追随父亲的脚步。 以下是陈小鲁的道歉信全文: 感谢这位同学保存了这些珍贵的照片,感谢黄坚在8月18日将这些照片公布于众,那是一段不堪回首,但要终身面对的日子。 我作为当时八中学生领袖和校革委会主任,对校领导和一些老师、同学被批斗,被劳改负有直接责任。在运动初期我积极造反,组织批斗过校领导,后来作为校革委会主任,又没有勇气制止违反人道主义的迫害行为,因为害怕被人说成老保,说成反对文革,那是个令人恐惧的年代。 今天我想借网络向他们表达我真诚的道歉,八中老三届同学会正在安排一次与老校领导和老师的聚会,我希望能代表曾经伤害过老校领导、老师和同学的老三届校友向他们郑重道歉,不知道校友们是否授权我做这样一个道歉?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股为文革翻案的思潮,我认为如何解读文革是个人的自由,但是违反宪法,侵犯人权的非人道主义行为不应该以任何形式在中国重演!否则谈不上人民幸福,民族富强和中国梦!我的正式道歉太迟了,但是为了灵魂的净化,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未来,必须做这样道歉,没有反思,谈何进步! 陈小鲁 (2013年)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5/25/7614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