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醫者父母心 爲救他人不顧自身安危(圖)
 
顏丹
 
唐代名醫孫思邈說:作爲具備大德的行醫者,必先發慈悲、惻隱之心,立誓發願要救人於病痛疾苦。

【人民報消息】名垂千古的唐代名醫孫思邈曾在其撰寫的《大醫精誠》中闡述行醫者應具備的德行,他說:「是凡德行高尚的醫生,必是神志安定、沒有任何欲求的。作爲具備大德的行醫者,必先發慈悲、惻隱之心,立誓發願要救人於病痛疾苦。若有人難忍病痛折磨前來求救時,無論其地位高低、錢財多寡、老幼美醜、關係遠近,又是否懂禮數、有才智,都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一視同仁。醫生給人看病時,不能瞻前顧後、只考慮自身的得失與吉凶,一味顧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在這些德行規範中,最難做到的恐怕就是捨己爲人了。然而,中國古代卻並不乏這種不顧自身得失與安危,一心只想着救治病人的良醫。他們醫術高明,既有身在宮廷的醫官,也有隱於民間的術士,其言行均不失大醫之風範。 太醫令爲救人不顧安危 元朝時,安南國(今越南)陳朝英宗的太醫令範彬,家世代以行醫爲業。範彬樂善好施,經常竭盡家裏的資產來購買大量的藥材和糧食;遇到孤苦的病人,就把他們請到家中居住,並提供粥飯,悉心爲他們治療。 一日,有人急着來敲門告知,其家中有婦人突然血崩,血流如注、面色發青。範公聽了,便趕緊前往救治。不料剛出門,就遇上陳英王遣人來傳話,說:「宮裏有貴人染上了寒熱之症,要請你去診治。」 範彬回答:「貴人的病不急,現在有患者性命攸關,我得先去救她,稍後再去宮裏。」 聽了這話,宮中派來的使者很生氣,對範彬說:「作爲人臣,你怎能不守君臣之禮?你趕着去救別人的命,就不救你自己的命了嗎?」 範彬說:「我固然有罪,但也沒辦法,我若不去救人,那人會有生命危險,就沒有生的希望了。至於我這條命,希望全在大王身上,若有幸被豁免死罪,我甘願領受一切責罰。」說完,就趕去救治那位婦人,最後把人救活了。 不久之後,範彬入宮覲見陳英王。在大王的責問下,他摘下官帽向王請罪,將自己急着救人性命的真意和盤托出。陳英王聽後,怒氣全消,還高興地誇讚他:「你真是名符其實的良醫,既有高明的醫術,又有仁愛之心。你如此體恤我的百姓,這正是我所希望的啊!」 民間術士臨刑前還想着救人 唐朝末年,名將高駢鎮守揚州時,有位術士家起火,不料火勢蔓延,遭災的百姓多達數千戶。主事官員將此事記錄在案,隨即便讓那位術士認罪伏法了。臨刑前,術士對監刑者說:「我犯了這麼大的罪,僅用一死怎能抵消?我平生尚有一薄技,假如能傳授於一人,他以後可以救治很多病人,那我就死而無憾了。」 監刑者聽了便延緩行刑,並快馬加鞭地去向高駢稟報。隨後,高駢將術士召來親自審問。術士說:「我不懂其它的,只擅長醫治痲風病。」 高駢問他:「怎麼覈實你說的話呢?」 術士回答:「可從福田院(醫療福利機構)找來一位病情最嚴重的痲風病人,讓我醫治看看。」 於是,高駢照他說的,找來一位痲風病人,將他安置在一個空房裏。術士先給他灌下好幾升能麻醉人的乳香酒,讓他昏迷、失去知覺;接着,用小尖刀在他腦門上劃開一條縫,從裏面挑出一大捧兩寸長的蟲子。隨後,術士在他腦門的傷口上抹上藥膏,又給他服用藥,並不斷地調理他的飲食和睡眠。 十幾天後,這位病人的傷口就癒合了。最後用了一個月,他的眉須也長出來了,皮膚乾淨、透亮,像沒得過病一樣。 高駢親見術士所說並非虛言,不僅免了他的死罪,還從此將他奉爲上賓,禮敬有加。 (參考數據:《備急千金藥方》、《南翁夢錄》、《玉堂閒話》)△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2/14/7216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