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他們見利思義 不貪額外之財(圖)
 
劉曉
 
清 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局部。

【人民報消息】關於「義」和「利」的關係,孔子認爲「君子義以爲上」、「見利思義」和「義然後取」。孔子的義利觀對西漢以後的朝代產生不小的影響,史籍中也記載了不少「見利思義」的故事。 甄彬還金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個叫甄彬的人,他的父親甄法崇曾在齊時做縣令,爲政清正嚴明。在良好教育下長大的甄彬有着高尚的質量和出色的才能。 一次,甄彬用一束苧麻到荊州長沙西庫作抵押,換了一些錢用。後來有了錢,他就去贖回苧麻。待回家後,他發現苧麻中有用手巾包着的五兩金子。他覺得這不是他份內應得的錢,馬上將金子還回西庫。 管庫之人非常吃驚地說:「近來有人用金子抵押換錢。因爲匆忙,所以記不清放到什麼地方了。您見到後能即刻送還,恐怕是從古到今都沒有的事情啊。」 爲了表示感謝,管庫之人決定以一半金子作爲酬謝,甄彬堅辭不收,雙方來回推辭了十多次。管庫之人忍不住感嘆道:「在五月這樣熱的天氣仍然穿着皮襖背柴草的人,竟然是拾金不昧的君子!」 梁武帝未做皇帝前就聽說過此事,因此非常欣賞甄彬的人品,即位後便任用他,派他去郫縣(今四川成都西郊郫縣)做縣令。上任前,甄彬去向梁武帝辭行,同時去辭行的還有其他四位官員。梁武帝告誡那四位官員一定要保持廉潔爲官,唯獨對甄彬說:「卿昔日有還金的美名,所以對你就不用囑咐這些話了。」 李勉埋銀 唐朝天寶年間,有一個書生遊歷到宋州(今河南商丘),住在一家旅店裏。與書生同住在這家旅店的有一個叫李勉的少年,生活十分困頓。不過,兩人因爲聊得來,成爲了朋友。 書生住了沒多長時間突然發病,醫藥沒法救治。臨死前,書生對李勉說:「我家住在洪州,本來打算到北都(今太原)謀求一官半職,沒成想竟然在這裏得了病,而且快要死了,這是我的命啊。」他從行囊中拿出上百兩銀子給李勉,請他幫助自己辦理後事,剩下的銀子轉交給其家人。李勉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書生死後,李勉不僅爲他處理後事,還把剩下的銀子放在書生的墓中,自己則沒有拿一分錢。 數年後,李勉任開封縣縣尉。這時書生的弟弟拿着洪州官府開的證明,不停地打聽書生的行跡。一路尋來,到了宋州,才知道是李勉爲書生辦理了喪事。因此去開封找李勉,並詢問銀子的下落。李勉請了假,將他們帶到墓地,取出銀子給了他們。 李勉的俠義之心和忠於人事,讓時人讚歎不已。 明山賓賣牛 明山賓,南朝梁人,父親僧紹,隱居不仕,宋末曾被徵召任國子監博士,不就。明山賓七歲就能言名理,十三歲博通經傳。其後進入仕途,曾任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徵遠將軍、北兗州刺史等職。 明山賓生性淳厚老實,小時候家裏因爲貧困,不得已賣掉拉車的牛。明山賓收了賣牛的錢後,對買主說:「這頭牛曾經得過漏蹄症,已經治好很長時間了,但恐怕以後還會復發,所以一定要告訴你。」買主聽後,提出要退回一部份錢,明山賓同意了。 隱士阮孝緒聽聞這件事後,感嘆道:「這話足以讓人返璞歸真,停止刻薄吝嗇的行爲。」 (參考數據:《談藪》、《南史.甄法崇傳》、《尚書談錄》、《梁書.明山賓轉》)△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8/4/7123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