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一字生辉 千古美谈(图)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作文赋诗,在词语上千锤百炼,画龙点睛,一字生辉的故事层出不穷,千古流传成为美谈。

【人民报消息】「一字师」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一字之更换使诗文集才思、意义、诗韵、境界为一体,将佳作提升为精品。刘勰在《文心雕龙.炼字》中说:「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诗改一字,界别人天,非个中人不解。」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作文赋诗,在词语上千锤百炼,画龙点睛,一字生辉的故事层出不穷,千古流传成为美谈。 前村月落半江水 高适,字达夫,德州蓨(今河北景县)人,唐代杰出诗人。早年久留边疆,熟悉军事生活,所作多边塞诗。其诗大多意境雄浑,情调苍凉,间有清丽俊秀的咏景佳作。 一天,高适赴外地视察,路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僧房里写了一首诗:「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写完他就继续赶路。 高适途经钱塘江时正值月落,细看江潮,发现月落时,江潮随风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来描写月夜之时的江潮,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便在视察归来时,专门去僧房改诗。 可是,一踏进房门,便看见这句诗已被人改过来了。高适感到很纳闷,忙问是谁改的。 僧人告诉他,在他去后不久,有一官员从此路过,偶然看见这首诗,连声赞叹,但惋惜诗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准确,便不待作者回来相榷,径自给它改了。 高适暗暗称奇,心想:「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坚瓠集》) 僧敲月下门 唐代诗人贾岛有一首题名「题李凝幽居 」的五律诗:「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走访友人李凝未遇,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这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 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贾岛因注意力过于集中,冲撞了京兆尹、著名散文家、诗人韩愈的轿子,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贾岛慌忙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突显夜深人静。」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文学上常用的「推敲」一词,就是根据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代诗人王荆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为「春风又到江南岸」,经他人提示,改「到」为「绿」,增色不少。(《容斋续笔》) 范仲淹的「一字师」 宋朝文学家范仲淹,非常敬仰东汉名士严子陵,于是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原文中有这样几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一天,范仲淹把此文给朋友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觉得「先生之德」的「德」略嫌直白浅狭,把「先生之德」改为「先生之风」更好。从意义而言,「德」义狭窄,「风」义广泛;从音韵而言,「德」 字短促低沉,「风」字远达响亮。 范仲淹反复对比吟诵,果然味道大不相同,不住点头,几乎就要下拜李泰伯。(《容斋五笔》) 「风」不但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而且条理自然,韵律和谐。相比之下,「先生之风」意味更为深远,更能表达出对严子陵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 地湿厌看天竺雨 古代诗人不仅用字严谨,互相切磋。而且也善于观察生活,向民间学习。元代蒙古族诗人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雁门(今山西代县)人,诗作风格清婉,多写自然景物,间或写民间疾苦,着有《雁门集》。他曾写过两句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自以为是得意之作,但一位乡村老叟读后不以为然。 萨都剌听说后,专程上门请教。老叟直言道:「诗中前句用『闻』,后句用『听』,字虽有异,却皆隐『耳』意,犯了作诗的大忌。唐朝诗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之句,不妨将『看』字借来一用。」 萨都剌把「闻」雨改为「看」雨后吟诵玩味,觉得摹景状物更具声色,大为叹服,急忙施礼道谢,拜老叟为 「一字师」。(《元诗纪事卷十五》)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唐朝和尚齐己喜欢作诗,写了首题为「早梅」的诗,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天,他遇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就取出这首诗来请教,郑谷看罢建议将诗中「数枝」改为「一枝」。 改后的「一枝」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独放,刻画出早梅傲雪吐艳、凌寒飘香的品性,更显此梅的非同寻常。 齐己豁然开朗,对郑谷非常钦佩,尊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唐才子传》)△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0/29/7164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