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挑戰前所未有 中共香港花大錢壯膽 (圖)
 
作者:莊尼
 
2005年7月10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到七月十日午時三刻爲止,已經有2,854,916人在網上發表了三退聲明。2,854,916人相等於加拿大一個不小的城市人口(多倫多北面的萬錦市就只有2,500,000人)。在加拿大,這麼大的城市不多,而要形成這麼大規模的城市足足經過了一百三十多年時間。

從「九評共產黨」發表到現在,才短短八個月時間,就引發了2,854,916人退了黨,奇蹟,真是奇蹟!

這2,854,916人大部分是中國大陸人,也都是有條件用電腦上互聯網直接退黨的人。還有很多發傳真到大紀元時報聲明退黨的人,大紀元根本就不夠人手將這些聲明及時的打到電腦上去。中國大陸還有多少想要退黨而又上不了網的人呢?應該多得無法統計。

在兩百多天內有2,854,916退了黨,等於每天平均12,000人。筆者留意過,在去年十一月份「九評共產黨」剛剛傳出的最初兩個月內,退黨人數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可能有個流傳時期,也有個人們閱讀、理解的過程。最近的三個多月裏,退黨人數遞增得很快,平均每天達到30,000人。

這種挑戰恐怕是中共從來沒遇到過的。這些人不是搞民主運動,也不是搞武裝鬥爭。他們的態度是,你共產黨就要滅亡了,我可不想和你抱在一起死。當年入黨的人,有些是開始時有志於爲國家民族作點貢獻的;有些是全工作單位的人都入了,自己也入;有些是被領導看中了硬拉進去的;有些無非是想得點好處。不管什麼原因入的黨,看多了黨內的腐敗、黑暗,看到了6.4天安門屠殺學生慘案和這幾年迫害無辜的法輪功學員的慘劇後,這些黨員很多早已心灰意冷。很多人早就不交黨費,不把黨當回事了。有些人爲了眼前的那點物質利益才留在黨內的。現在知道了上天要懲罰共產黨了,還不趕快退黨,趕快跑啊!

這次退黨是人們發自內心告別中共的一場世界性的精神運動,自發的跟中共撇清關係,是精神層面的舉動。爲了避免共產黨的迫害,退黨的人有的用化名、小名退,根本就沒在中共黨內辦什麼手續,也不需要得到中共的什麼承認。中組部副部長李景田說「查無此人」。那當然查不到啊,他們不想讓共產黨查到自己精神上的東西。

中共的那些「狠」、「惡」等老招式都派不上用場了。以往六個月內用來用去都是「封鎖消息」這一式。前幾天衛星電視被人「插播」,在中央電視臺等好幾個電視臺大放特放「九評共產黨」、「退黨保平安」、「沒有共產黨,才有新中國」。眼看封也封不住了,不得不推出個李景田副部長,出來「闢謠」,扮演當年袁木、張文康等人的角色。袁木在中共6.4屠殺學生後說,天安門廣場只死了二十三個解放軍戰士,學生沒死人。他實踐共產黨的「騙」字訣時臉不紅、心不跳,將全世界的人都當成白癡。最終被全世界的人嘲爲張口就撒謊的老大,號「袁二十三」;張文康在2003年薩斯病已經攻入了中南海的時候對全世界的記者說:「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在中國工作、生活,包括旅遊,都是安全的」,請大家不要聽信謠言。一個星期後,薩斯病全面爆發,傳向世界其他國家。張文康自然就被炒了魷魚,當了替罪羊。

中共高層知道,人們聽它的話會反着聽的,它的一貫「闢謠」都是在聲明「此事確實存在」,所以就連「闢謠」裏的話都得說的有技巧,說成「個別境外網站報導的數以千計的共產黨員要求退黨及一些人的退黨聲明」。這樣人們即使反着聽,也只是聽成「只有數以千計的共產黨員要求退黨」。可即使中共高層的「騙」字訣用的如何高妙,把退黨人數從實際上的2,854,916萬縮成了「數以千計」,它還是說出了「有共產黨員要求退黨」這個祕密。

除了隱瞞「九評共產黨」刊登和退黨真相之外,中共高層還有幾招正在用着。在國內,花大錢一波又一波的搞「保先」,搞得黨員們越來越莫名其妙。另外就是在海內外花大錢做宣傳。我的一位朋友剛剛從香港探親回來,給我講了一件有趣的事。她在香港的公共汽車上看到一則電視廣告,內容大意是,到2005年初爲止,中國共產黨員有多少千萬人,每年還有多少千萬人排着隊申請入黨呢。還不知道退黨這回事的香港人看了覺得無聊,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黨員多點會讓香港的樓市上長嗎?看過大紀元時報的人心裏明白,哦,中共心虛了,硬撐着呢,「我有數千萬黨員,你一天才退了三萬人,總共才退了沒到三百萬,到啥時候才能退的完」,何況還有那麼多人排着隊申請入黨呢?

有腦子的人明白,如果中共對自己有點信心就不會花大錢做廣告,向現實的香港人顯示自己的實力了。而且,這數也不是這麼算的。俗話說,千里之堤,崩於蟻穴。被強權高壓約束着的中共黨員們,就象洪峯過來時的滾滾洪流一樣,衝擊着防洪大堤。只要一個不大的缺口,就足以沖毀大堤。想要退黨的人數本來就遠遠大於這報出來的兩百多萬,很多人他是等着看形勢呢。當這些人一有機會看到「九評共產黨」,知道有2,854,916 萬人聲明退了黨,他們不蜂擁而退才怪。

 
分享:
 
人氣:15,91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