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香港警权膨胀扼杀新闻自由
 
作者: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甄美玲
 
【人民报消息】四月二十五日,警方驱散在遮打花园争取居留权的示威者,并将两名不肯进入采访区的记者锁上手铐。警方这些行动不但未依照既定指引办事,且违反了《基本法》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的条文,严重限制了新闻自由及采访权利,等同禁止记者作现场采访报道。

警方当日的做法明显未依循《警察程序手册》列出的指引,手册说:「警务人员应特别让摄影人员及电视台摄影师站在有利位置,因为记者有权在公众地方摄影或录影。事发现场的主管人员应考虑设置外围封锁线以限制一般市民,并考虑设置内围封锁线,方便记者和摄影师工作。」

限制须基于特定原因

警方其后拘捕记者并将他们锁上手铐,亦与《警察通例》的规定不符。根据《警察通例》,使用手铐是为了「确保其有理由相信可能逃走的人的安全及控制该人」,或为了「保护自己或其他人(包括被扣上手铐的人)免受伤害。」不过,警方使用手铐并非基于上述原因,从警方提交立会的文件可引证:「两名传媒工作者拒绝前往划定采访区」。警方以两人「妨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为由拘捕他们,及扣上手铐。

新闻自由不是绝对的,亦不赋予记者无限采访权。不过,若要加以限制就必须基于必要及特定的原因,如维护国家安全、公众秩序和保护他人权利等。不过,警方当日的限制措施并不符合上述条文的要求。首先,在场采访的记者并未引发治安问题,亦未威胁其他人的安全。其次,记者被迫留在采访区内,不能清楚看到清场行动,这种限制是不必要和过份的。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将于明年底再次审视特区政府履行《公约》的情况,警方在遮打花园事件中采取的限制措施,可被委员会列为受关注事项;此外,事件亦可被联合国委任的「意见及发表自由特别报告员」视为抵触《公约》第十九条。

《公安条例》多项条文都赋予警方广泛权力和酌情权,使用武力去制服和拘捕任何在公众地方喧哗、可能破坏社会安宁、抗拒或□挠警方人员执行职务的人士。换言之,记者采访时,如果拒绝服从警方的指示,或与警务人员争论,就要冒被警方用武力制服甚至被捕的危险,并可能被控阻差办公。如果期间发生纠缠,更可能被加控拒捕和袭警。这种警权过大的情况打击了新闻自由和采访权利,亦损害记者的人身自由。

其实,法庭向来要求警方备有清晰法理依据,才可采取侵犯其他人权利的措施。如果行动超出了法定权力范围,就会变成非法。警方制服两名记者并锁上手铐,只因他们不肯进入指定采访区,这样做不但属于判断错误,并且使用过份武力,超出了合法权力范围。警方其后迅速将记者释放,兼且未检控两人,亦反映警方之前的行动是错误和过份的。

不应受到不合理干预

新闻工作者有权于公众地方采访和拍摄,不受到警方不合理的干预。公众对社会事件有知情权,尤其是关于示威和冲突的情况,他们有权透过传媒取得资讯,这是讨论公共政策所必须的。再者,传媒代表在场亦有助减少当局滥用权力的机会。记者要履行向市民提供讯息的职责,就必须有权留在新闻现场,并进行采访报道,当局应尽力协助,而非不合理地阻拦。特区政府捍新闻自由和公众知情权责无旁贷,任何不合理和过份的限制都可能违反《基本法》和国际人权法,并树立极坏的榜样。

(苹果日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7/23/2204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